社戏教案设计

社戏教案设计

ID:38252692

大小:12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06

社戏教案设计_第1页
社戏教案设计_第2页
社戏教案设计_第3页
社戏教案设计_第4页
社戏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戏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6课《社戏》教案设计任务分析本文篇幅长、事件多、容量大,景物描写优美,人物形象鲜明。学习本文最终要达到品味语言的美,积累好词好句并理解平桥村人的淳朴可爱。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熟读课文,了解社戏的内容以及由此发生的童年往事,理清课文的思路;同时对文中精美的语句进行深入地赏析。因此,本文的教学起点,要从了解社戏的内容和整体感知课文开始。教学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诵,梳理课文的思路,列出结构提纲。②能结合文章相关语句的分析,积累好词好句,写一段赏析文章。③联系生活,说说喜欢的人物形象,评点人物的淳朴可爱。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思路,品读课文,体味重要词句的意义

2、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课前学习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鲁迅生平的主要事迹及社戏的有关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劳动人民的淳朴可爱。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联系平时节日里看到的节日场景、民俗风情,引出课文。)教师开场白:你喜欢看戏吗?联系平时节日里看到的节日场景、民俗风情,说说你的印象和感觉。引出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自由发言,喜欢或不喜欢都可以。喜欢不喜欢都可以说说理由,了解学生对社戏的整体印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进入文本学

3、习预热。)初识社戏教师指导语:什么是社戏?它跟戏院演的正规戏有何区别?请看两则材料。1、 实物投影材料,说说你的发现。草台班子演的戏为啥叫社戏?古镇人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得上来,上了年纪读过私塾的老辈人说这个话头说来话就长了。老底子的人说“锣鼓响,脚底痒”,过年过节再穷也是要演几场社戏乐一乐的。社戏演的一般都是折子戏,大戏是没有办法演的,一是演出的报酬问题,而是演员的功底问题。演社戏的钱有好几种来源,有村子里出的,有村子里有钱人出的,也有村民志愿凑钱的。到村子里演的演员多数是自学成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顶多唱唱大戏里面的某一部分,比方说像《红楼梦》里的“

4、黛玉葬花”“宝玉哭灵”,或者说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十八相送”等。(选自陈富强的作品《社戏》)即将于5月1日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梅兰芳》昨天一早开始正式卖票,这次《梅兰芳》的最高票价是1000元,创下了京城京剧演出市场的最高价位。其余票价从80元到680元不等,剧院的赵经理认为,该剧云集了十位国家一级演员,八位梅派传人,五位梅花奖得主,于魁智、李胜素、赵葆秀、孟广禄都是当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京剧明星,因此高票价也会物有所值。另外考虑到老戏迷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仍然保持了每场近百张的80元低票价。(《北京晨报》)组织交流评价,明确:社戏一般是老百姓自娱

5、自乐的戏,在艺术方面的要求不高。而大戏是由专业的且有较高水平的戏剧演员来演的,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意思对即加以肯定。)2、谈谈你所了解的鲁迅。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其他同学对介绍加以评价,老师作适当补充或修正。组织交流评价,明确: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走进社戏教师指导语:鲁迅先生为我们演绎了怎样一场童年大戏?让我们拉开帏幕,先睹为快吧!1、内容概括速读课文,要求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全文大意,可以从各个角度思考。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

6、,请3-4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倾听、思考:要求:(1)情节的讲述是否清晰、完整;(2)语言的表达是否简洁、流畅;2、组织交流、评价,老师适当作补充,进行小结性评价。根据反馈情况,整理如下:从时间角度: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从原因角度:乐土-美景-趣事-伙伴从事情角度: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如果还有不同答案,只要有道理都认同。评价时注重激励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社戏印象教师指导语:在多角度梳理了课文内容后,社戏一定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脑海里。文中

7、哪句话概括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你对它印象如何?从文中找出理由。1、学生交流、评价。明确:文章最后一句话概括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即“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学生普遍认为:戏不好看,而且有些偏题。因为文章大部分写的是社戏以外的内容。理由概括如下:正面描写的有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侧面描写的有:关于孩子们的神态描写,如“喃喃地骂”“不停地吁气”“打起呵欠”。2、同桌讨论:你认为这两种观点

8、矛盾吗?为什么?明确:不矛盾。文章用很多篇幅写了“我”和平桥村的孩子一起参与了看戏和吃豆的全过程,“我”怀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