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3596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桂花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桂花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育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我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顺利通过“两检”,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学校、实力学校、魅力学校”为发
2、展目标,体现“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领导小组组长:赵产俊成员:罗树黄政徐挺三、建设内容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宣传牌及相关制度,大门两侧悬挂规范性木制校牌,正上方镶嵌校标及各种荣誉牌匾;校门内侧设相关宣传栏;校内显眼的地方书写学校的管理理念或办学目标;教学楼外墙书写学校的校风或教风;运动区墙面有永久性标语,体育运动图标;教学楼走廊有名人头像、名言警句及温馨提示。
3、(2)班级环境布置。可将将“三表一简介”(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简介)搬出室内,张贴在各班教室门前,便于师生查看,室内布置学校进行统一规划,教室门口正上方书写“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课堂要求,黑板正上方有符合各年级年龄特点的班训,两侧设有“四册一薄”专栏和远教、饮水设备,教室后墙设有开放式书架和卫生角,主墙面为“学习园地”,由各班主任负责个性化、人文性设计,要求班级文化建设有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凸显主题,个性鲜明。(3)宿舍环境布置。围绕“温馨家园、你我共建”的口号,学校负责整体规划,各宿舍师生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布置。(4)厕所文化建设。厕所是最不起眼的地方,也
4、是最受人关注的场所,除了净化、美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在相应的地方写上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文字,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贴近方便,贴近文明”,“不能随处小便,不能小处随便”等标语,外墙有明显标志,内墙面有温馨的提示。(5)处室文化建设。根据各处室工作职能,确立相应的室内标语并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便于工作,引起重视。(6)文化长廊展现特色。可以充分利用围墙或制作长廊,墙面以师生活动为主,设有“我的家园我做主、我读书我快乐、师生书画作品展、手工制作、报刊宣传、课改前沿、班队活动”等板块;墙面以课外活动为主,设有“领导关怀、发展规划、校长赠言、师生名言警句、古典诗词、生
5、活专刊”等板块。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具体做法如下:(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2)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坚持开好“两会”(晨会和班会),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3)创建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声,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要播
6、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歌曲,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4)创办校刊编辑部,每年一期,展现全乡师生精神风貌,搭建师生写作平台。(5)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定期举办“一节一会”(艺术节和运动会),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6)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7)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学校设有阅览室,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8)参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形式,认真做好每年度的敬业标兵、班务模范、敬老楷模等评选工作,实行奖励颁奖词办法,从多方面
7、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打造校园团队精神。(9)打造教育团队精神。学校紧紧围绕抓校本培训,采取“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堂研讨、推门指导”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制度建设中要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努力营造“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的新局面。在制度建设中可采取“从师生中来、到师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