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21506
大小:8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7
《《教育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概论》模拟试卷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内容上,文化中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部分被选择、加工后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部要素,对教育产生较政治、经济更为直接的影响。手段上,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对学校教育在手段、方法上产生影响;现代文化所含的多元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信念,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信念。总体上讲,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在性质上区别于政治、经济对教育的作用,它不是对教育产生某种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而是与教育处于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互相交融的关系状态。2、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
2、尔巴特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中第一个企图把教育学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他想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由于他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心理学观点,他没有达到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的目的。他用他的心理学论证了教育性教育原则,但是他在这里夸大了知识对于情感与意志的决定作用。从他的“多方面兴趣”学说出发,他为中小学规定了较为广泛的教学内容,但他的保守主义表现在他把宗教与古典人文学科列在首要地位。他分析了教学过程,企图在这基础上建立他的教学论体系。3、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分类分类基本观点代表性人物评价单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
3、论 高尔顿、行为主义学派 贡献在于从一个侧面提出了、论证了该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但缺陷在于忽视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绝对化的判断。二因素论 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的发展。 皮亚杰 没有能包含影响人发展基本因素的全部,对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也缺乏分析。 本书的立场第9页共9页二层次三因素论 影响人的因素分为可能性层次和现实性层次。可能性层次包括个体自身的因素(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和环境因素;现实性层次主要指个体的活动。 把人的发展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人的身心两方面不断变化、构建的过程;同时,将发展主体“人”的地位给予全面的理解。4、简
4、述学校教育活动的分类 以活动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在性质上的区别为依据,把学校活动或分为如下几类: 学校教育中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活动(又称“学校实践活动”)。按照师生承担的工作的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三大类: ——以完成课程计划内的学科的教与学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教学活动(简称“教学活动”); ——由学校组织的以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或其他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外的各种社团、小组活动;以调节学生课余生活为主要目标的娱乐活动和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三种活动都在学校课程教学外的时间进行,所以统称为“课外活动”。 ——以学生班级集体的形成与发展,集体中
5、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以班级、少先队、共青团等学生组织为单位进行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简称“班级(含团、队)活动”。 其中,教学活动是最繁重、组织程度最严密、目标最具体和可测、所占时间最大量的活动,也是学校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 关系:三类活动中,课外活动和班级活动不以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为直接目标,占用的时间也远少于学科教学,但它对于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有间接的意义,对学生的发展则具有学科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而,从实现教育目标的高度上看,三类活动构成了一个有核心、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整体。 学校教育中以领导成员为核心的教育管理活
6、动。从学校行政职责和主要活动的角度(而不是机构名称上)把学校管理活动自上而下地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是学校校长负责的对学校工作全局性的管理。这一层的管理任务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总体面貌,也与教师、职工的工作直接相关。 ——第二层级是由学校教导处和总务处的管理人员承担。这一层级是决定学校管理活动实际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层级。 ——第三层级是在学校教职工基层行政工作中开展的。这一层的活动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实践活动中教的质量、影响着教师本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和教师对学校集体的心理感受。2、比较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学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课程类
7、型,学科课程的优点:一是易于使各级学校的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连续系列,如初中的物理学、高中的物理学直至大学的物理学,实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连续系列。二是易于保证所授知识、技能的完整性、体系性和严密性。三是给教授带来方便,教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借助课本往往就不难完成教学任务。 学科课程的局限性:学科课程对于一个未来的该学科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来说,是必须预备的,但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也许是多余的,因为它们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经验缺乏联系。学科自身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往往有冲突,学科教师面临这种冲突时,往往容易牺牲学生的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