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防汛通讯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钦北区防汛通讯应急预案一、自然地理特征和水利防洪工程的概述(一)自然地理特征。我区位于钦州市北部,东北接灵山县,北接邕宁县,西邻防城港市,南距大西南出海通道——钦州港30公里。全区辖11个镇175个村(居)委会,1797个自然村屯,总人口65.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4.85万人;土地总面积2179km2。我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因受海洋季风影响和十万大山托顶,雨量充沛,年均降雨1793毫米。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东北部地区每年6~9月暴雨成灾,10月至次年4月出现春旱和秋旱,西南部地区雨量偏多。茅
2、岭江和钦江从东北至西南贯穿钦北区,汇入北部湾。(二)水利防洪工程现状。我区境内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25座,小(二)型水库62座,共90座,山塘562座,水库、山塘总集雨面积为289.92km2,多年平均来水量1.66亿m3,总库容1.73亿m3,有效库容0.96亿m3。我区灌溉面积在10000亩以上灌区的共有石梯、京塘、吉隆、那桃四大灌区。钦北区境内有两大水系,即茅岭江水系和钦江水系。茅岭江发源于本区板城镇红华村委龙门村,干流流经板城、新棠、长滩、小董、那蒙、大寺等镇,属钦北区范围的流域面积1680km2。流域年径流量21.83亿m3
3、,属本区以上(含本区)年径流量19.71亿m3,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5条,其中板城江、那蒙江、大寺江、大直江穿过钦北区。钦江发源于灵山县百牛岭,流经平山、佛子、灵城、三海、檀圩后折向那隆、陆屋进入钦北区青塘镇,经平吉、久隆、大垌、钦州等镇后,在钦南区尖山镇黎头咀流入茅尾海。钦北区在流域中游,钦北区以上(含钦北区)流域面积2240km2,年径流量18.5亿m3。二、编制防汛通信预案的依据、原则和使用要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是新时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所面临的四大水问题。钦北区是钦州市重要的
4、农作物产地,境内农产品产量丰富,是洪涝灾害重要保护地区,防汛工作在全区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防汛对通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通信信息工作已经成为防汛工作的生命线。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通信的畅通无阻,为各级防汛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水情、工情、灾情信息是夺取抗洪抢险胜利的保障。因此,编制确定防汛通信预案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必要的。(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情报预报任务及其规定》。(二)原则:坚持防汛工作的“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坚持
5、以利用社会公用通信网为主、防汛专业网为辅的原则。坚持充分利用全区现有通信手段的原则。(三)使用要求。1.通信管理人员要熟悉本地区内各水库、堤防等台站的基本情况,掌握应急通信预案的使用方法,熟记每个台站预案的具体内容,达到坐阵主台就能指挥本地区开展工作的水平。2.各基层台站人员要认真学习本站的应急通信预案,牢记在心,熟练应用每个方案开展工作。3.严格按照全区防汛应急通信预案规定的方案开展工作。4.熟练掌握通信设备的养护技术,尤其是在应对应急情况时电台、电源等设备使用保养方法,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3.树立全局观念,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要一保本台
6、、二照顾全局。需要撤离时,要人走设备随之带走,寻找安全地方迅速架好通信设备,恢复通信。及时把信息传递出去,上级的调度命令接收过来。三、防汛通信信息系统概况我区防汛无线电通信信息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多年。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管理,全区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网络已达到相当规模,对上保证与市防汛台的通信,防汛通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我区防汛指挥、水情通报、水库调度、堤防管理、灌区配水等方面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手段。目前,由于缺乏经费、技术力量等原因,在大屏幕、卫星云图、应用软件、网络办公系统等现代化建设上,还未能完善和到位。四、防洪应急通信预案应急通信的
7、主要任务:一旦境内河流出现洪水,堤防、水库出现险情,应急通信即按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开通。为防洪调度提供语音、信息服务,为防汛部门提供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通信预案以水利系统现有的水、工情组成一个综合性的应急通信网络,为收集区间内的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等信息提供通信服务。(一)通信中心。应急通信中心设在钦北区水利局,负责全区网络的组织调度及管理。通信任务包括:对上负责与省防办、市防办的联络;对全区各镇水库的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进行调度。为此,应急通信中心在进入防汛紧急状态时,保持24小时开机,平时做好硬件准备工作。(二)要组建起
8、一支应急通信的抢修保障队伍。平时组织好人员培训,做好器材等准备,汛期要组织应急通信的演练,熟练通信业务,熟悉客观环境,一旦有应急需要能拉得出、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