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

论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

ID:38206989

大小:101.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6

论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_第1页
论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_第2页
论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货币银行货币时论FinancialIndustry论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王苹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实现可持长,服务于碳排放交易的金融业务和衍生产品便应运而生。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政二、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困境策、技术和资本这个三位一体的支撑框架。低碳经济的融资(一)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除了政策性拨款及税收等支持外,更多地是需要通过金融手我国碳金融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段来得到解决。《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前我国不需要承

2、担减排义务,因而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提出明确指标,碳排放权进而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机制的金融资产,而碳金融也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转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目前,中国提供的二氧化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碳减排量占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一、碳金融的含义及其发展背景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2008年,中国CDM产生碳金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而言,是指与碳的核证减排量成交量占全球的84%,居于全球第

3、一。排放交易有关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1.国家政策方面。(1)绿色信贷。2007年7月,环保总局、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技术和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贷风险的意见》,加强环境保护和信贷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碳金融起源于两个国际法的生效。于1994年3月生效同年,银监会发布《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初步建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信贷制度。(2)绿色证

4、券。2003年环保总局和证监会通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过《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在《公约》之境保护核查的通知》等文件,初步建立了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有效应对气制度;2008年2月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候变化设计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三种灵活合作机制(即国际排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环保核放贸易机制(IET)、清洁发展机制(CDM)和

5、联合履行机制查制度,并建立了上市公司环境监管协调与信息通报机制。(JI))。国际排放权交易是附录1国家之间针对配额排放单此外,环保总局建立了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信息系统,编位(AssignedAmountUnits,AAUs)的交易,各国根据国际合约制并公开发布上市公司年度环境绩效指数及综合排名,为投分配到既定的AAUs指标,而各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买卖该资者提供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信息。(3)绿色保险。2008年,指标,保证达到排放标准;根据联合履行机制,《框架公约》附环保总局和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环境污染

6、责任保险工作的录1名单中的国家之间可以交易和转让减排单位(Emission指导意见》,在重点行业逐步建立投保企业和设施目录,以及ReductionUnits,ERUs);清洁发展机制则涉及附录1国家和污染损害赔偿标准。非附录1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易,发达国家可2.碳交易市场的发展。2007年以来,为了促进环境问题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投资,或直接购买的方式,来的解决,我国各省市相继设立了排污权交易平台,但交易标获得核证减排单位(CertificatedEmissionReductions,

7、CERs)。的主要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而在国外应用最广泛、技《京都议定书》所列出的减排机制使得温室气体成为一术最成熟、效果最好的碳排放未能成为国内排放权交易的主种可以交易的无形商品,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要品种。2008年下半年,我国成立了三个碳交易市场,分别的碳交易市场。为了让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和资金是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天津排放权交易,初流,更为了从碳减排权中获得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收步构建了碳交易市场。益,全球开始建立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3.碳金融市

8、场参与主体。目前,我国碳金融的市场参与易、碳期权期货,碳证券、碳保险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主体以政府设立的公募基金和商业银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碳金融体系。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总量的不断增和私人投资机构逐渐增加。2005年底,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2010.10/ZHEJIANGFINANCE浙江金融21货币银行FinancialIndustry货币时论签署了《建立清洁发展基金谅解备忘录》,并于2007年11月而低碳经济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