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

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

ID:38206191

大小:535.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6

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_第1页
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_第2页
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_第3页
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_第4页
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_第5页
资源描述:

《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家视阈·当代文坛·2012.2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程光炜摘要:文章想在“文革”浩劫、传统社会回归、新文学、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等多重结构情景中,建立对这篇小说的阅读可能性。因为离开这些情景,它不过是一篇40年代的小说,也不会与80年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史发生任何关联。但是这些又必须依赖对文本的细读,只有在细读中问题才能逐渐展开和被讨论。关键词:汪曾棋;《岁寒三友》;40年代;80年代;故乡小镇;小人物归来一场浩劫仓皇落幕,文坛亟须讥笑、谴责和痛斥它的作生活感觉的细腻笔法,交代了小镇人物毫无光

2、彩和朴素庸品以救稿荒。所有宣布与它分道扬镳的作品都被舆情叫常的生活。对熟读十七年、“文革”和新时期文学表现刀光好,只要肯把问题提得尖锐偏执,人们并不在意作家的手艺剑影、阶级仇恨或感伤作品的人们来说,这三个人仿佛是一是否做到老练精细。但大量的这样思想轰动、艺术粗糙的群来自明朝的陌生人,因为写普通小人物生活的小说在前伤痕小说却喷涌而出。1980年,老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三十年文学中早已绝迹。《受戒》、《异秉》、《大淖记事》、《陈小手》、《岁寒三友》相继王瘦吾老想着发财。小店维持上有老母、下有三个孩刊出,开始被人们关

3、注。④但直到90年代,文学史家才醒悟子的生活实在勉强。这家人的穿着令人想到他小本生意的早该提拔他为80年代文学的“示范作家”。②这位成名于40灰色惨淡。“儿子最恨下雨。小学的同学几乎全部在下雨年代的资深小说写手带来纯正的文学讯息,⑧在夸张虚伪天都穿了胶鞋来上学,只有他穿了还是他父亲的钉鞋。钉的年代过后,真醇的日常生活和朴素小说手法是他小说为鞋很笨,很重,走起来还嘎啦嘎啦地响。他一进学校的大人喜爱的根本原因。伤痕小说过于惨烈血腥,与之对照的门,同学们就都朝他看,看他那双鞋。”女儿要参加全县小学苏北水乡平凡寂静岁月

4、,唤起了广大读者对传统社会的温秋季运动会,“表演团体操,要穿规定的服装:自上衣、黑短馨想象。被历史激情折腾的读者,这时只想过上太平无事裙”。母亲觉得这倒好对付,可犯愁的是买不起白球鞋。她的生活。于是在“岁寒”结束的年代初叶,“三友”的友情犹想让女儿称病不出席,却无法阻止她“一声不响”“往下滴”如一坛质地醇厚的老酒。的眼泪。就像安徒生童话的情景,女儿早晨起来,惊喜发现妈妈连夜用白帆布赶做的白球鞋竟摆在床前。一心想摆脱一王瘦吾、陶虎臣和靳彝甫家庭财政境况的王瘦吾终于发现了一线商机。做绳子本来这三位是江苏高邮某镇的小

5、老板,忠厚本分的普通人。是湖西农民冬闲时的副业,他们只是零散地生产叫卖,还不他们是好朋友,“王瘦吾原先开绒线店,陶虎臣开炮仗店,靳如自己开一片小厂形成规模效益。这家连王瘦吾在内的四彝甫是个画画的。他们是从小一块长大的。这是三个说上个人的小厂生意日益兴隆,但很快被强势的王伯韬挤垮。不上,说下不下的人。既不是缙绅先生,也不是引车卖浆者听着每天上午十来点从阴城方向传来的“砰一磅”的流。他们的日子时好时坏。好的时候桌上有两个菜,一荤零落的炮竹声,我们在那里认识了开炮仗店的陶虎臣。陶一素,还能烫二两酒;坏的时候,喝粥,甚

6、至断饮。三个人的虎臣这个名字很是雄壮威武,人却愚拙笨重。陶老板办炮名声倒都是好的。他们都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对人从仗店的目标好像不为赚钱,而是为镇上的孩子们逗乐。他不尖酸刻薄,对地方的公益,从不袖手旁观。”汪曾祺用贴着“每次试炮仗,特意把其中几个的捻子加长,就是专为这些一繁华落尽见真醇孩子预备的。捻子着了,嗤嗤地冒火,半天,才听见响呢”。二那水、那城、那风景这份小本买卖在小说里竟变成人生艺术,作者使出他拿捏生活细节的精湛功夫,把苏北小镇悠远古朴的习俗气韵点新时期初期,批评家都不想掩饰对汪曾祺这类“乡土小化得栩

7、栩如生:“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帅f城’。起先是梅、说”、“风俗小说”的意外惊喜。‘汪曾祺的小说,极大部分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万花齐放之后,有一个是以他的故乡江苏高邮地区三四十年代乡镇生活为素材间歇”,“有人以为这一套已经放完了。不料一声炮响,花的。时代的久远,地域的局限,本来会使人有点隔膜感,然盆子又落下一层,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而读过他作品的人,无论南北,无论老幼,却都有一种既陌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有上万双眼睛跟着陶生新奇又熟悉亲切的现实感。他写的是旧社会普通人物的老

8、板的烟火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叫喊和欢笑不断。陶普通生活,写的是故乡那时代司空见惯的风俗人情,只由于老板生意曾受时局拖累,后因这年小镇躲过水灾家家都买作家匠心独运、笔力自逞,成就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三四十年代中国风俗画,以及一卷卷清新淡远的南方水乡风景鞭炮庆祝发了笔小财。好景不长,一家人陷入天天喝粥的图。”⑨不仅刚摆脱“文革”噩梦的人有这种强烈的历史反穷困日子,还以二十块价格把女儿卖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