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ID:38203809

大小:618.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_第1页
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_第2页
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_第3页
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为例董金莲曹丰林1 九龙印象——生态绿谷2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九龙镇地处广州市东北部福和山、大帽峰山夹为使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使城市建设的潜在持的山谷地带,北接从化太平镇,南接萝岗永和开利益最优化,方案针对九龙镇地理和生态区位的特殊性,选取地形、发区,镇域面积175.1km2,辖28个行政村和3个社水网湿地、土地覆盖类型和人文景观4类生态因子,通过相关因子的93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董金莲区居委会,总人口8.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仅阻力系数加权评分的方式对镇域现状生态格局进行综合评价(图2

2、)。5.75km2(图1)。境内丘陵众多,山林茂盛,湿地密曹丰林布,平岗河、金坑河和凤凰河逶迤穿越,为一方土2.1 因子选取地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越的生态绿谷。2.1.1 地形因子2005年6月,原九佛管理片区与镇龙管理片区方案通过GIS分析,从高程、坡度和坡向对规划区的建设适宜合并成九龙镇,并隶属于新成立的萝岗区。行政区性进行评价,确定高程50m以下,坡度15%以下为适宜建设区;划的调整和广州市“东进北优”空间发展战略的推高程50~80m之间,坡度15%~25%之间为限制建设区;高程大进,使地处于“东进”向“北优”过渡节点的九龙镇于80m,坡度在25%以上的山地为禁止建

3、设区域。从高程、坡度、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坡向的模型可以看出,九龙镇平均海拔约为35m,最高海拔为九龙生态新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在440m;适宜建设区集中在绿谷的中部,沿南北向呈带状分布;限制于: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发挥生建设区分布在山麓的丘陵地带,宜谨慎开发,严格保护成片的山林态环境巨大的潜在效能,建立城市与自然共荣的生和植被良好的生物栖息地斑块;而禁止建设区域为大帽峰山和福和态格局。因此,方案借鉴生态学理论,从生态安全山山脉,坡度较陡,一旦表层保护植被被破坏就可能产生滑坡险格局的评价入手,建立保障土地生命系统完整性和地域特色的生态格局,引导和框限城

4、市总体发展形态,为生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规划和建设的生态学依据。【文章编号】1002-1329(2007)01-0093-04【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董金莲(1970-),女,本科,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城市规划师。曹丰林(1978-),男,硕士,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城市规划师。图1九龙镇区位【修改日期】2006-12-14Fig.1LocationofJiulongtown实例研究CaseStudies情,应予以绝对保护,禁止开发,并加强水土的涵养。据不同区域的防洪能力,将其划分为洪水高风险区、洪水中风2

5、.1.2 水网湿地因子险区和洪水低风险区。九龙境内水网和湿地为广州市重要饮用水源——洪水高风险区域为金坑、狮岭、新坡、白汾、腰坑等5个水西福河和流溪河的上游源头之一,它们不仅是生态有机库及其山涧出口处的扇形泻洪区地带,在这个区域内禁止城市建体涵养的循环系统,具有较强的洪水调蓄、生物保护和设,保留原始的生态山林、水体和湿地,以满足水源的生态涵养、休闲游憩等功能,同时对居民的生活安全起着至关重要水质保护、洪水调蓄及生物栖息的需要;洪水中等风险区为河流的作用。通过对水网湿地因子的分析,界定满足水体的和湿地以及低洼地的滞洪区,包括凤凰河、平岗河和金坑河3条调、滞、蓄洪区域和满足防

6、洪要求的人工化区域,并依主要河流及其两侧各30m范围、山坳湿地密集区、丘陵间的低洼地。这个区域应尽可能地保护自然生境,增强水网湿地的连通性,并作为绿色游憩通道和高新农业生产区,以满足涝季的滞洪要求;洪水低风险区为满足防洪安全的区域,适宜进行城市建设,但应倡导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禁止污染企业入驻,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向河流排放,确保河流水质不受污染。2.1.3 土地覆盖类型因子土地覆盖类型反映的是整个镇域生态斑块的类型。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土地分为林业用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园地用地区和一般耕地区,其生态敏感性和生态阻力等级依次递减。林业用地区为发展山地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应严格

7、进行保护,并94结合水库湿地建设森林公园;对于九龙镇而言,基本农田、园2007城市规划地和一般耕地不仅是农业发展的载体空间,也是生态环境体系年中最大的景观特质,是城市建设的生态防线。其中,园地和一第31CITYPLANNINGREVIEW般耕地可在城市化过程中部分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基本农田包卷第括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高产农田等,应予1期以严格保护。VOL.31NO.1JAN.20072.1.4 乡土人文景观因子九龙镇的乡土人文景观主要为祠堂、古建筑、古墓等文物和传统村落街区。方案以人文生态的概念将乡土人文景观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