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99805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正视钢铁困局 铲除观念积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度系列专题:拿什么拯救中国钢铁行业?【开篇语】新中国钢铁工业历经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和拼搏付出,不仅为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钢铁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渗透影响和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波动性增速放缓,中国钢铁业首次出现了行业性亏损。毫无疑问,昔日“钢铁元帅”的兴奋与热烈,今日“钢铁困局”的迷茫与困顿,在人们内心形成了一种沉重的历史性反差与深思。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残酷市场竞争新形势下,中国钢铁业究
2、竟将如何面对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和机遇?怎样审视并汲取中国改革开放的有益历史经验而尽快摆脱产业困局?这已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中国联合钢铁网从今天开始,籍以“2012(第六届)中国钢铁原燃料市场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之际,推出《“苏南模式”新时期断想》深度系列专题报道,以探索新时期中国钢铁业“二次改革”之路……正视钢铁困局铲除观念积弊进入21世纪后,我国钢铁行业首次出现了行业性亏损,这在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全面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更是值得我
3、们去深入思考的行业大事之一。我们说,经济周期性的增速放缓及国际金融动荡,其实并不是太可怕,在本质上只是经济恢复所需要时间的长短而已,因为经济在总体和长远上肯定是要发展并向前的。但是,如果因受累于周期性经济波动而出现严重困境的企业,仍无强烈的危机意识,或仍被动坐等所谓“政策救市”,才是最危险的,可能还会因此而丧失机遇甚至毁掉企业。无论人们是否认同,之所以这样去描述,是因为在当前我国钢铁出现困局之际以来,我们从各种各样的相关舆论和企业信息来看,尤其是一些国有钢铁企业,特别是某些老牌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
4、更多地是在直接或间接地向社会传递着一种内心深处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长期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当前钢铁市场是否好转,包括下游需求何时能启动,最关键是要看国家是否出台相关的宏观政策”……把摆脱当前钢铁行业出现的困局,更多地依赖和指望于国家宏观政策方面。这种观念,在现实国情逻辑上,虽然有其一定道理或实际理由,但却是有着致命的危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根源又在哪?我们尝试从一种另类视角去探究――思想观念。还是先说“苏南模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地方或产业的发展和振兴,其背后总有独特的思想文
5、化观念在影响和支撑着。苏南地区是我国乡镇经济和民营经济的重要诞生地,二者只都是近代苏南民族工商业的一种复活,它是近现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程的一部分,而且有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这类企业骨干人员的组成,很多都是近代民族工商业者的后人。在人民公社和计划经济时代,他们以一种“能人”的形式存在于“五小三就地”(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农机厂、小化肥厂、小煤矿,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之中,改革的春风一刮来,他们成了民营企业家或民营钢铁企业家。在地域文化的侵袭下,他们观念超前,精于算计,长于管理,善
6、于经商,思维敏感,决策自立。再看新中钢的钢铁业。建国初期,国家百业待兴,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国际敌对势力肆意威胁挑衅……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建设和巩固国防,钢铁――无疑成了举国之最重要的工业领域和基础产业。在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都以能到鞍钢去工作而倍感光荣,当时形成了一个全国支援鞍钢建设的轰轰烈烈场面,乃至全国工业“以钢为纲”……甚至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看钢铁产量如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钢铁产业在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高,在国家各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重。也正是从那时起,
7、乃至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很多大型国有钢铁厂都被誉为共和国的“骄子”……尤其在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国有钢铁企业已经完全习惯了一种运行体制,即:所有钢铁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医疗、住房、福利;生老病故……”等等,均由国家负担,一切均不需要操更多的心,只是围绕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动员、激励、协调员工去努力完成国家计划任务。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演进,实行改革开放,国门洞开,经济运行体制逐步从计划向市场转变,以往钢铁行业的运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8、尤其是在中国恢复世界贸易组织缔约国地位之后(加入WTO组织),企业开始全面进入了按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新时期……从“钢铁元帅”到“自负盈亏”,从国家“统购包销钢铁产品”到企业“自主经营开发市场”,这不仅是一种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更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毋庸讳言,无论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具体行为作法上;也无论在企业的管理机制上,还是在长远发展战略上,都无法在短期内从骨子深处彻底完全摆脱“钢老大”的意识。直至今天在出现“钢铁困局”之际,我们很多国有钢铁企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