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98908
大小:9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文言被动句[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被动句【概念点】被动句【定义】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子,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类型】(1)文言被动句(2)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实例】(1)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2)花瓶叫她给打碎了一个。(3)他让小梁叫走了。(4)车子被骑走了。(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译文:皇帝自己死在了人家手上,被天下人嘲笑。]【概念点】文言被动句【定义】古汉语的被动句式一般不用“被”字表示,而用下列方式表达,译时一律改为“被”字句。【类型】(1)有标志文言被动句(2)无标志文言被动句【
2、概念点】有标志文言被动句(四字两式:“于”、“见”、“为”、“被”;“见……于”、“为……所”)【标志】1.“于”: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关键特征】关键在于看介词“于”引进的宾语是否是动作的主动者,如果是主动者便可将句子定为被动句,反之则不是被动句。【实例】(1)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译文:郤克被箭射伤。](2)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盐铁论·险固》[译文:所以有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无准备就被人控制。](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分,职分。)[译文:楚怀王因为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忠臣,所以在内
3、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译文:劳心者治理别人,劳力者被别人治理。]【辨析】“于”字是一个功能很广泛的介词,除了表被动,还可以表时间、处所、对象、比较。表被动时,动词后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1)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译文:等到寡人在位,在东方被齐国打败,大儿子也战死了……在南方又被楚国侮辱。(2)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四》)[译文:赵国向齐国求救。](3)子击磬于卫。(《论语·宪问》)[译文:孔子在卫国敲磬。](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4、也。(《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大王如果了解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老百姓比邻国多了。]以上四句,“于”字的宾语都是国家,但各不相同,依次为表被动、表对象、表地点、表比较。【标志】2.“见”【关键特征】(1)动词前加“见”(2)“见”(或“受”)往往与“于”配合,由“于”引进主动者。【实例】(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译文:我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的人耻笑。](2)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译文:所以,品德好的人把修养不好当作耻辱,不把被侮辱当作羞耻;把不诚实当作羞耻,不把不被信任当羞
5、耻;把没能力当作羞耻,不把不被使用当羞耻。](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译文: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军队,被人家控制。]【辨析】“见”加在动词前,一般表示被动,但也有不表被动的情况。(1)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译文:希望您或许能宽恕我。](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译文:生下来才是六个月的孩子,慈爱的父亲便抛弃我去世了。]但是,这种情况与表被动的“见”有紧密关系。如“慈父见背”实质上来源于被动句“见背于慈父”(被慈父抛弃)。后来便彼此关系疏远,“见”的作用虚化了,“见恕”就等于“恕”
6、,“见教”就等于“教”。【标志】3.“为”【关键特征】(1)动词前由“为”引进行为主动者,或直接加“为”(不出现主动者)。(2)“为”字还常与“所”字配合使用,形成“为……所”式(3)“为”在个别情况下还跟“于”或“见”配合使用,构成“为……于”或“为……见”式。【实例】(1)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你带兵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控制?](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译文:吴广一向爱护别人,戍卒们大多被他使用。](为用:即听其调遣,给他出力。)(3)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译文: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
7、](4)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译文:刘岱不听从,就与(黄巾军)交战,果然被杀死。](5)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史记·吴世家》)[译文:伍子胥的父亲、兄长被楚王杀害。](6)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译文:刚烈的人被天下人赞美,却不能保全自身。]【辨析】“为”字表被动与否,其鉴别方法也看“为”字引进的宾语是否是动作的主动者。同时,介词“为”表被动时读阳平(wéi),译作“被”;表示对象、目的等时读去声(wèi),译作“替”、“对”、“为了”之类。如:(1)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韩非子
8、·五蠹》)[译文:若有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