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现代性的再解读兼谈新世纪底层文学表述的现实语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10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Oct.2010第27卷第10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Vo.l27No10对现代性的再解读兼谈新世纪底层文学表述的现实语境刘世强(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重庆涪陵408000)摘要:本文试图在概论近来学术界对现代性界定与阐释的同时,解密现代性转型语境下的底层文学,并对新世纪底层文学表述的现实语境予以归纳,以期更好地解读新世纪底层文学作品。关键词:现代性;新世纪;底层文学;再生场;现实语境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2010)100018
2、03作者简介:刘世强(1973-),男,重庆涪陵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是20世纪90年代以降中国文学阐释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一词就意味着时间的的关键词。目前学术界对现代性争论的焦点主要断裂。它在欧洲的一再使用,就是为了表现出一种新体现为中国在20世纪文学有没有现代性以及现代性的实践意识,就是要同过去拉开距离而面向未来。的时间介入点的分野上。对现代性的定位,由于评论按照李欧梵在北大的讲演,他引出了加拿大界的学理、知识背景、生存语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定CharlesTaylor的观点,指出了现代性的两种模式,一种义,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言:在具
3、体日期上根本没模式是从韦伯的思想发展出来,其所谓现代性,就是着[1]有一致的看法。本文试对学术界在10多年来对现重于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发展出的一套关于科学技术代性的阐释作一个简单的梳理,以便我们对现代性有现代化的理论。另一种模式,即为Taylor自己的模式,更清醒地认识,也在于对新世纪底层文学的论述提供他否认现代性起源于欧洲,原因是欧洲的现代性(理一个参照系。性与科学等)能否在第三国家使用行得通。为此,李2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对现代性的定义多是借助欧梵先生利用西方的一些知识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西方理论,从西方的哲学、文学、史学、文化学等方面来况,把中国的现代性追溯到晚清的文化思想,并
4、对五四对现代性进行阐释。最先对中国学术界产生影响的恐运动的反思、人文精神、都市文化等,从文化的角度来怕要数杰姆逊先生,1985年9月至12月,美国杜克大解读中国的文学,认为现代性并没有完成。学弗!杰姆逊教授受北京大学之请,在北京大学开设我们再来看中国学者,在西方理论的强行介入下,有关西方文化理论课,即∀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又是怎样来对现代性作出界定的。在中国学术界,就对当代西方的思想界的代表人物的思想文化作了独到文学而言,李怡认为,目前至少有四种意义的现代性[4]的剖析,将马克思的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到新的理论阐概念呈现在我们面前1996年,杨春时、宋剑华在释中。而真正运用现代性
5、概念有意识地来研究中国文∀学术月刊#第12期上发表∀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学的是旅欧学者李鸥梵先生,20世纪70年代末,他在代性#一文,认为中国文学因与世界文学存有时差而参与编写∀剑桥中华民国史#时将1985∃1927年的中处于滞后状态,二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20世纪国文学潮流定性为追求现代性。就笔者收集的有中国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完成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限资料而言,现代性不仅对中国文学界产生影响,的过渡、转型,它属于前现代的世界近代文学的范围;还对中国哲学、史学、经济学等学科产生影响。西方理所以它只具有前现代性或近代性,而不具有现代[5]论界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
6、织模式,大性。在这之后,又陆续发表了∀试论中国文学的前现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代性#(∀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等文章,从现[2]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耶鲁大学的一位宗代性的理论高度重新审视了20世纪中国文学,而另一教哲学教授路易!迪普雷(LouisDupre)将现代性追派则反对杨春时、宋剑华二人的提法,认为20世纪中溯到14世纪后期,就西方文化而言,早在中世纪就国文学具有现代性,如朱寿桐、龙泉明、刘锋杰诸人。[3]已经埋下了%现代性&的种子。这比安东尼!吉登龙泉明从世界意识、先锋意识、民族意识、人性意识、创斯的定性要早3个世纪,而按照姚斯的
7、考证,现代造意识等五个维度的交换点上,可以建构一个评估20(modernus)一词,在公元前5世纪就出现了,这个词旨在将刚刚确定地位的基督教同异教的罗马社会区别开收稿日期:2010-06-10!18!世纪中国文学的年代性的标准。不过学术界大都认对弱势群体的审视,而我们要建构这样一个文本,有必为,20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现代性,在20世纪90年代要也必须把这一底层求生者放在现代性(modernity)还渗透着一股后现代性。张志忠先生纵观整个20世的语境下,进行审视和考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