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震后救助对比

中日震后救助对比

ID:38191777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中日震后救助对比_第1页
中日震后救助对比_第2页
中日震后救助对比_第3页
中日震后救助对比_第4页
中日震后救助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震后救助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日地震后救助对比分析姓名:晏菲学号:20101020076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日本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和海啸,这是日本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震撼人心的灾情惨状,通过电视图像和互联网迅速传遍全球,闯入人们的眼帘!一波接一波几米高的海啸,一瞬间便吞噬了所到之处的所有乡镇村落、农田林地。日本近期发生的9.0级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也是个地震多发国,而且就在不久前也发生了造成大量人员财产损失的云南盈江地震,三年前的汶川地震更是至今记忆犹新

2、。下面就中日两国面对巨大自然灾难的应对过程做简要对比分析:(一)日本政府在第一时间就接受外部援助,而中国政府不要说当年唐山地震时拒绝外援。32年后的汶川地震,在急需救人的黄金72小时内仍是一如既往地“残忍”!拒绝一切外援,连震灾救人很有经验的日本和台湾救援队也被拒。有报导说,中国政府所以这样做,是担心当地的军事设施被暴露。但日本这次地震海啸,二十多架战斗机被冲毁,核电厂受损。战机和核子等更是“机密”,但日本却马上接受全球35国救援,仅美国就开去14艘军舰,包括雷根号航空母舰。怎么日本就不怕军事和核子秘密暴露?因为

3、民主的日本更看重人的生命,救人高于一切!  (二)公民素质。这次日本地震和海啸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面对巨大灾难日本人表现出的镇静、守法和有条不紊。没有嚎啕大哭,没有惊慌失措,没有怨天尤人,人们从电视画面看到的是,在公用电话亭前,在地铁站口,在领取用水和购物时,日本人安静地排着长队,井然有序。民众安静地坐在地上,人们没有很慌张。大家都很相信政府。震完了大家哪里来就哪里去,“广场上一个垃圾也没有”。这是由于日本震前培训到位,日本由于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国民上下都十分重视避震的培训,从小学到中学,每年都进行地震逃生的演习,

4、这就使每一个日本民众都对应对灾难的办法了如指掌, 同时,政府加大对国民防灾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宣传教育力度。日本吸取阪神地震的经验教训,开始重视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内阁将每年的1月17日定为“防灾和志愿者日”,1月15日至21日被定为“防灾和志愿者周”,全国各地都要进行市民和消防队参加的地震演习,电视台也要播放防灾类节目,目的是让广大市民认识到灾害发生时志愿者活动和自主防灾,因此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时,绝大多数人没有惊慌失措,大家能够有条不紊地用正确的方式应对灾难的到来,这就大幅度减少了灾害带来的损失。 而中国

5、这方面不得不说做得远远不够,应该向日本好好学习。在汶川地震时,成都的一些伤亡就是由于一些人慌乱中错误地选择了跳楼逃生而造成的。我们常常是灾难发生后,发现防灾个问题很重要,各地各级组织一些防灾教育或演习。但没有系统性,过一段时间之后便没有人再重视了。(三)震后应急物资救援。日本人地处灾难中心,都在购买和领取食物时秩序井然,食品价格依旧,商家没有乘机哄抬物价,民众也没有抢购囤积,在没有地震、没有海啸的我们温州等几个沿海城市,出现民众抢盐的风潮。商家也乘机哄抬物价,原来一袋盐几块钱,现在涨到三十多元,还买不到了。而在东

6、京和整个日本,都没出现抢盐风潮,日本人称中国人抢盐不可思议。面临大灾,日本的社会名流和精英没有乘机作秀,更没有立刻成立什么基金会而敛钱。而在中国,汶川地震时,厅局级的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声称捐款20万,被媒体广泛报导。但最后查明他根本没捐钱,是用他的书等顶替,还有那个要中国人接受政府管制的成龙,也是高调搞什么募捐。最后那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外人无法得知,而日本建立地震灾害重建基金。在阪神大地震后,在重建过程中,日本神户市建立了一个重建基金。重建基金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本基金,主要是政府的投入;第二类是投资基金。

7、基本基金主要是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的公共设施项目,而投资基金则是商业性项目,在重建过程中两种基金相互结合发挥作用。重建基金实质上是集国家财力、社会捐助及商业投资,举全国之力来重建新家园。日本的震后救援给人的感觉是有条不紊。由于日本这次地震的灾害主要是海啸形成的,这样的灾难都在沿海一线,而且被海啸吞没的地方很难有生还者,但由于核事故和海啸逃难产生了几十万的难民,他们缺衣少食是救助的重点,日本的交通网并没有因地震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却有许多难民震后许多天都得不到充足的饮食,通往灾区的高速公路封闭,大量灾区急需的物资运不

8、进去,不得不说是日本这次救灾的最大失败,反观中国,汶川地震后,解放军战士用肩背人扛,冒着余震、山崩,昼夜行军在山谷中,拼死也要把救援物资送到灾民手上的精神不能不让人感动。我们的地震救援中,消防官兵不怕牺牲,不顾疲劳,几十个小时坚持在一线,真正让人看到了他们在急灾民所急,不惜代价地与生命赛跑。所以,政府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设方面,应该精简流程,一旦地震发生,少花时间在调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