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87864
大小:80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气候资源与灾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综合科·地理“专题复习”之六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一、知识脉络(见右图)二、气候资源有哪些特点?气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气候资源具有与其他自然资源相同的一些特点。首先,气候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其次,气候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气候资源又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某些特点。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气候资源的地区分布,只是数量多少和结构的差异。气候资源的数值特征。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例如,农业生产对
2、日照、温度、降水都有一定的数值要求,其他如商品贮存、工业产品的质量对温度、湿度等也都有一定的适宜数值范围要求。三、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的变率光、热、降水等都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变化。为此,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时制宜。四、如何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目前,利用气候资源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医疗等部门。1.气候资源与农业气候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
3、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反过来说,一个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不同的地区,气候资源条件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种植制度。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广泛采用的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等农业生产措施,以及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都是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以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2.气候资源与建筑一地在进行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光照、温度、风等)有利的一面,避开或减小不利的一面。日照与街道方位。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
4、,要充公利用日照资源。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这是因为街道方位影响到建筑物的朝向,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例如东西走向的街道,两旁建筑物的主要朝向为南北方向;南北走向的街道,两旁建筑物的主要朝向为东西方向。一般而言,朝北的房屋,光照条件较差。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我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风与城市规划。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稀释作用(可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又有输送扩散作用。风向决定了污染物的输送方向。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
5、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向大气排放在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对吹的风向,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方向上。3.气候资源与交通《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第4页/共9页海陆空交通运输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公路、铁路的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
6、深度等。又如,航空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潮湿低洼处易出现雾,城市、工业区易出现烟幕,因此机场易设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类型的气候资源不断地得到开发利用。例如,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过去没有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转变为宝贵的资源。例如,我国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的雾凇,以其美丽的奇景吸引游人。哈尔滨利用冬季严寒气候发展起来的冰雕艺术成为北国一景。五、气象灾害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7、主要包括洪涝、干旱、风沙、台风、寒潮等灾害。灾害名称主要分布地区产生原因防治措施水旱灾害水灾长江中下游、黄淮海河、辽河下游、华南地区和松花江流城是主要的受灾区。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东北的河流有春汛和夏讯,黄河上游和下游段有凌汛)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如滞洪、蓄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告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旱灾西北部地区,另外东部地区也时有出现,如华北
8、平原的春旱、长江流域的伏旱等。降水少,蒸发旺盛应采取长期、短期和应急等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在干旱多发的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