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81163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新闻慧眼中的采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慧眼中的采写——黄基秉教授新闻观解读作者:干天全 摘要黄基秉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近四十年,采写了数千篇新闻作品,其作品展示了广阔的新闻视野,及时真实地报道了社会变革、时代风尚、百姓生活、行业动态以及各阶层人物的新闻,为我们的时代留下了一些值得珍视的史事。他认为一名优秀记者,首先应培养新闻敏感,其次是养成踏实的采访作风,再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另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这四点反映了他的新闻观。关键词黄基秉;新闻敏感;采访作风;事业心;文学修养;新闻观 在新闻界,黄基秉是一位资深的报人,他从事记者和编辑的工作近四十年,采写了数千篇的
2、新闻作品,近期他出版了自己的新闻作品选《永远的追求》(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11月)。这既是他丰硕成果的展示,也是他作为新闻人的人生历程回顾。他的作品展示了广阔的新闻视野,及时真实地报道了社会变革、时代风尚、百姓生活、行业动态以及各阶层人物的新闻,为我们的时代留下了一些值得珍视的史事。他之所以成为一个成果丰硕的知名高级记者,是因为符合记者事业需要的新闻观引导着他在新闻道路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记者应独具慧眼》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黄基秉新闻人生的一个总结。他认为一名优秀记者,首先应培养新闻敏感,其次是养成踏实的采访作风,再就是要有强烈的事
3、业心,另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这四点反映了他的新闻观,同时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之谈。 (一) 在中外新闻理论中,对新闻敏感有着不同的阐释。黄基秉认为“记者的新闻敏感从某种角度说,与作家的创作灵感有相似之处。只是新闻敏感指的是记者能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也可以说是记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1]作为一名记者,必须要有新闻敏感,否则再好的新闻信息,也不会发现,即便是经过眼前的重要线索,也会白白溜掉。黄基秉重视新闻敏感,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因而采写到不少有重要
4、价值的新闻。1996年他参加中央、省级十三家新闻单位组成的新闻采访团,奔赴攀西深入采访,他从攀西大裂谷由不毛之地发展成为聚宝盆的巨大变化中,敏锐地看到了它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先后写下了《共和国半个世纪的足迹》《地球与攀西一起滚动》《古裂谷:面临历史的新挑战》等系列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攀西建设的辉煌成就,了解了在这里创业的人和创业精神。他不仅赞美了“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攀西开发的先驱和先驱们所创下的令世界震惊的‘象牙微雕’钢铁基地、‘攀越太空阶梯’的卫星发射基地、新兴‘移民城’都将像成昆铁路一样,载入人类征服自然的史
5、册。”他以新闻记者的胆识和高度责任心坦诚地指出,攀枝花面临历史新的挑战,不能安于现状,“开放的大小,不仅仅是看水、电、气、路、通讯这些基础,还应该走向技术、管理,尤其是资本市场。攀西把攀枝花和西昌连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攀西是一盘棋,不能各念各的经。攀西是四川人的事,四川不能等靠要。攀西是中国未来工业的‘心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样的见地,不仅反映出作者很高的政策水平和全局观念,还反映出具有战略性的前瞻意识。在多年的采写中,黄基秉善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体会到,“记者能否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地发
6、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就要看是否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2]他不断地注重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使他具有了一双新闻慧眼,不断地发现新闻线索并写出具有重要报道价值的新闻稿。 (二) 在黄基秉的新闻观念里,采访比写作更为重要,在两者的关系中,采访是第一位的,采访作风是新闻写作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具有采访的基本功,采访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记者的形象和稿件的质量。新闻敏感能为记者带来捕捉有价值新闻的机会,但这机会并不等于就是成功的新闻,还必须通过采访来验证新闻敏感的正误和实现新闻敏感的价值判断。著名新闻记者、报告文学家理由谈采访
7、时曾说:“采访的时间应该多于构思的时间,构思的时间又应多于写作的时间,我曾把这个关系比喻为,三分想,一分写’。”[3]他说的“跑”就是采访,“六分跑”足可以看出采访的重要性。中外优秀的记者,无论是常规采访还是“翻墙”采访;无论是采访政要显贵还是采访平民百姓,都不辞艰辛,甚至千方百计地接触采访对象,面对面的实地采访。至于战地记者,更是在前沿阵地冒着枪林弹雨,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换取实效最快最真实的新闻。正是这样,他们才写出了许多令世人注目的头版头条、独家新闻和各类要闻。黄基秉继承了中外新闻采访的优良传统,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自己面对现场、深入
8、现场的采访作风。他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具有踏踏实实的采访作风。因为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写作;采访第一,写作第二。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具有‘无孔不入’的精神,一旦发现重要新闻,就要紧紧咬住,抓住一切时机,以最快的速度赶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