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79870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6
《春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学习抓住特点、按顺序、多角度细致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学习抓住特点、按顺序、多角度细致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课前准备:1.学生网上查阅朱自清及其作品的简介。2.搜集有关春天的诗句或文
2、章。3.搜集有关春的图片及朗读材料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一个美丽活泼的天使。”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生:喜欢)为什么?(生答,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以及对春天所寄寓的感情。同时播放春天的影像及音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的,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新鲜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家朱自清一起去感受如诗如画的“春”(显示课题,作者)。首先让我们走进作者(出示作者画面)请同学们边看画面边捕捉有关作者的信息,看完后请学生讲
3、“从‘作者简介’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后)教师过渡:朱自清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他笔下的《春》,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笔墨,一同去领略大好春光。4二、听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内容。1.要求: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2.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3.掌握生字的读音。酝酿(yùnniàng)黄晕(yùn)蓑衣(suō)嘹亮(liáo)应和(hè)4、听读之
4、后,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5、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上面的问题。①文中细笔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草、花、风、雨、人)(显示)对,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五幅画面浓墨重彩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的。(显示绘春板书)(现在我们再一次去大好的春光中走一趟吧。看完图片,师讲:作者眼中的春是这样美丽,你认为)②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③哪些段落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学生找出后全班有感情齐读,注意:读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显示“赞”)(过渡:春天原来这般充满魅力,怪不得人们都巴望漫漫冬天快到尽头,渴盼这充满生机
5、与活力的春天早日来临。作家朱自清甚至把这种急切的心情变成了文字的呐喊)三、熟读课文,然后理清本文写作的思路: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启发学生归纳: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4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四、研读与赏析 :1.学生齐读课文1-3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课文第1-3段的内容,思考:①第1、2段总写了哪些景物?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②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6、?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③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④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7、?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⑤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革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草好,人欢乐。 第3段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的?有什么好处?⑥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3.全班交流后小结。五、布置作业:1.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请说出理
8、由来。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段。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