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摘要:尽管冷战结束后,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比较稳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仍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威胁;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目前和将来的周边安全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键词:中国外交周边安全环境安全战略正文:冷战结束后,尽管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由于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的各种纷争接连不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
2、环境,如何趋利避害,确保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探讨。一、周边形势变化及其影响(一)地区大国力量不断上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相对下降近年来,中国、印度、俄罗斯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迅速崛起,正在改变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中国经济在过去25年中,年均增长10%。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青睐,国外学者甚至指出“北京共识”已取代“华盛顿共识”。印度过去12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6.1%,过去3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被视为世界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印度的发展成就及其被西方偏
3、爱的民主体制使其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竞相拉拢的对象。印度正把握时机试图走出南亚,扩大其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影响。俄罗斯国力日渐恢复,正利用其能源资源扩大其在亚太和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恢复其世界大国的地位。此外,日本也走出经济长期低迷的阴影,开始向“政治大国”道路迈进。与此相对,曾在亚太地区长期居主导地位的美国,由于忙于反恐战争并深陷伊拉克泥淖,对亚太地区发生的剧烈变化显得有心无力,除继续强化其主导的双边安全同盟外,无法找出适当的应对之策,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呈相对下降之势。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引发相关国家新的政策调整。美日军事同盟进
4、一步加强,美印关系迅速提升,中俄关系日趋巩固,中印关系不断改善,日印逐渐接近。大国关系的分化与组合,相互接近或牵制,给地区安全形势带来新的复杂因素。地区中小国家为避免在大国间做战略选择,倾向于均衡发展大国关系。东南亚国家恪守大国平衡理念,保持并加强与美国的双边军事合作关系,积极拓展与印度等国的关系。韩国力争成为东北亚的“均衡者”。蒙古、中亚国家在确保与中俄均衡交往的同时,积极与美、欧、日等力量发展关系。(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深亚洲的区域合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十分旺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区域、次区域合作如
5、火如荼,逐渐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广支点、官民并举的良好态势。目前,东亚除了10+3,3个10+1等机制外,区域内还有湄公河、图们江、环日本海、环渤海、环黄海等多个次区域合作机制。南亚区域合作在南盟框架内稳步推进。中亚则有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等机制齐头并进。尽管上述区域合作发展水平不同,进展速度不一,但对增进地区国家相互了解,改善地区国家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助于维护地区总体稳定。(三)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同时在上升中国周边地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地缘政治复杂,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印巴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分歧等至今
6、尚未解决。在部分国家民族主义情绪日益上升的情况下,一些领土、海洋资源权益争端成为潜在冲突的燃点。近年来,日韩之间的独岛(竹岛)之争、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之争、俄日北方四岛之争成为各双边关系中重要敏感问题。与此同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海上安全、跨国犯罪、非法移民、传染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也日益凸显。禽流感在亚洲持续不绝,逐步向世界蔓延。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2005年的南亚大地震给有关国家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2006年7月,印度孟买发生严重恐怖爆炸事件,对印巴缓和进程直接形成冲击。2006
7、年10月,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警告和反对,悍然进行核试验。朝鲜核试验使半岛无核化进程受挫,地区军备竞赛存在升级危险,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受到冲击。与日益上升的各种安全挑战相比,亚太地区安全机制尚不健全,虽存在东盟地区论坛等安全合作对话机制,但缺乏有效的行动能力和资源,应对各种安全挑战的能力有限。(四)地区国家出现新一轮政局变动亚太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贫富差距明显,相当多的国家正处于政治社会转型时期。在全球化及西方民主化浪潮冲击下,部分国家进入新一轮政局波动期。近年来,柬埔寨、菲律宾政局一度动荡,中亚国家面临“颜色革命
8、”的冲击和考验。2006年,中国周边国家连续出现不同程度的政局变动:蒙古联合政府瓦解,更换总理;尼泊尔掀起反对国王的全国性示威活动,贾南德拉国王被迫宣布恢复国会,还政于民;东帝汶出现军人骚乱;泰国军人发动军事政变,看守政府总理他信被迫流亡;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再次掀起街头政治,总统被迫同意修改宪法。有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