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同栽培处理对薯蓣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_黄思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9卷第9期南阳师范学院学报Vo.l9No92010年9月JournalofNanyangNormalUniversitySep.2010不同栽培处理对薯蓣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12343536黄思良,林善海,岑贞陆,姚炯培,覃丽萍,陈秋,晏卫红,黎礼海(1.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61;2.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4;3.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4.广西桂平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广西桂平537200;5.广西桂平市金田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西桂平537200;6.广西桂平市农业局,广西桂平537200)摘要:对
2、7种不同栽培处理的薯蓣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及检测结果显示:锯末和稻秆基质穴栽的薯蓣根际土壤35中薯蓣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拮抗微生物的数量分别为3.1010CFU/g与4.3010CFU/g,添加黄泥穴栽处理区、常规处理区及锯末、稻秆或黄泥添加辛硫磷的处理区均未检测到拮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的添加,有助于拮抗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土传病害,辛硫磷对根际拮抗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关键词:薯蓣;土传病害;栽培基质;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1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32(2010)09-0038-05薯蓣(D
3、ioscoreaoppsitaThunb.,异名:D.bata化学药剂,不仅影响块茎的品质及其安全性,还容tasDecne),俗名淮山,又名山药、野山药、雪薯等,易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源污染.因此,通过改变栽培为薯蓣科(Dioscoreaceae)山药属(DioscoreaL.),一基质来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是防治[1-2]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薯蓣能形成肥大肉质薯蓣枯萎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目前,有机质的地下块茎,其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兼有食用和的施用对薯蓣根际拮抗微生物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药用价值,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又因其适应性广,为此,笔者就不同基质洞穴栽培
4、对薯蓣根际拮抗微[3-4]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生物数量的影响及其防病效果进行了调查.薯蓣枯萎病又称死藤病、死秧病,主要通过种1材料与方法用块茎带菌和土壤传染发病.病原菌为半知菌类镰孢属尖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和1.1田间栽培处理腐皮镰刀菌[F.solani(Mar.t)App.etWR.2004年7月于广西桂平县金田镇选取土传病[5]Sacc.].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块茎或以厚垣孢子害严重发生的连作薯蓣田块进行本试验.试验设7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长期(0.5~3年)在土壤中营个不同薯蓣栽培处理:(1)穴+锯末;(2)穴+稻腐生生活,借雨水、带
5、菌农家肥和土壤等传播,从薯秆;(3)穴+黄泥;(4)穴+锯末+辛硫磷;(5)穴蔓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分生+稻秆+辛硫磷;(6)穴+黄泥+辛硫磷(3%颗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全年均可发生,6月初开始粒剂);(7)常规栽培.翌年收获时采集块茎表面附在田间出现,初期主要侵染幼苗的茎基部和地下部着物,每种处理随机取3个样点作为重复.辛硫磷分.9月份收获后,带有病菌的块茎在室内或地下的剂型为3%颗粒剂,用量为3000g(制剂量)/2残体上仍能继续扩展蔓延,直至翌年4月下种.该667m.处理(1)至(6)的穴深90cm,孔径5cm;锯病发生与连作有密切的关系,多年连作造成病原
6、基末、稻秆及黄泥的使用量以刚好塞(填)满穴孔为[6]数不断增加,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发病严宜.起畦前,将3%辛硫磷颗粒剂与基肥按120[7]重时可导致减产30%~70%.目前对该病防治(w/w)的比例混合后撒于表土,起畦时用土铺盖药主要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的方剂.按株距15cm,行距100cm规格种植.黄泥取法.化学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种薯下种前药剂消毒及自山坡上没有种植过薯蓣的耕作层下的新土.大田发病初期以药液直接灌根,预防病原侵染和杀1.2拮抗微生物分离指示菌[8]死病原.由于薯蓣以块茎食用或药用,直接淋施薯蓣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
7、由广西收稿日期:2010-06-29作者简介:黄思良(1960-),广西南宁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第9期黄思良等:不同栽培处理对薯蓣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39!35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离、鉴定保存.10CFU/g,细菌2.3310CFU/g,拮抗菌0CFU/g;1.3培养基(4)穴+锯末+辛硫磷的块茎附着物含真菌174[9]461.3.1分离真菌培养基(孟加拉玫红培养基)10CFU/g,细菌1.3910CFU/g,拮抗菌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