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期末总结

旅游美学期末总结

ID:38171741

大小:10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2

旅游美学期末总结_第1页
旅游美学期末总结_第2页
旅游美学期末总结_第3页
旅游美学期末总结_第4页
旅游美学期末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美学期末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旅游的本质是审美旅游的审美对象: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罗浮山,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广东四大名山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第一节西方美学的由来、演进及中国美学的发展和走向1AESTHETICSFEELINGANDPERCEPTIONAesthetics(英语)aesthetica(拉丁语)Asthetikos(希腊语)esthetique(法语)西方美学产生标志:1750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的美学明确把美学作为研究美和艺术的哲学分支学科。用“艺术”和“科学”界定美学。2西方美学的发展阶段古希腊

2、--古典主义美学中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美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美学1718世纪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美学1819世纪的批判主义美学、唯心主义美学、浪漫主义美学3中国美学的发展和走向中国审美意识的形成与积淀“美,甘也,从羊,从大”。《说文》味觉(美味)-视觉(美色)-嗅觉(芳香)-听觉(悦音)社会进步,审美具有伦理、社会意义春秋战国,美善等同,道德、伦理的善成为审美意识的核心内容。4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三重奏奠定于先秦,《易经》天人感应,天人相通--天人合一源于老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屈原楚骚儒家美学思想:君子比德、中和为美道家美学思想:澄怀味象、自然为美佛家美学思

3、想:禅悟之美。空灵为美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比德说”。“比德说”立足于儒家经世致用的政治哲学,要求人们治国必先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将松柏不畏严寒的自然特征与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品格相比拟。)即有道之士通过“澄怀味象”的状态和方式,可以进入“含道应物”的境界。“澄怀”,即虚静其怀,使情怀高洁,不为物欲所累,进入一种超世间、超功利的审美直觉状态。“味象”,即品味、把玩、体会宇宙万物的形象之美,从而感应“神道”,领悟大道。“味象”中的“象”含义

4、很多,其中包含以自然山水为对象的审美观照。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必须使内心无我无欲,澄怀虚寂,方能“含道应物”,进入审美的身心愉悦的自由境界:禅宗是中国佛教最主要的一个宗派。禅宗认为人人具有先天成佛的智慧,众生之所以没有成为佛,是因为自身的本性尚未觉悟,一旦万念俱灭,悟识本心,就成为佛。禅宗讲究参悟,通过参悟明心见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佛性即人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参悟明心见性。5中国近现代美学的流变19世纪20-30年代,美学拓荒者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50年代中期,美学讨论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辉煌6当代美学更多的交叉学科,更贴近生活

5、,贴近生活什么是旅游美学1什么是旅游?旅游对象-审美对象被审美主体旅游者所欣赏,领悟感知。2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具有实用性、广泛性的特点。旅游审美的层次:一、悦耳悦目二、悦心悦意三、悦志悦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前的准备选择欣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色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情景交融3.2.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按占有者身份分:皇家古典园林和私家古典园林。按建筑风格与特点分:北方古典园林、江南古典园林和岭南古典园林。3.2.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皇家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规模宏大,建筑体态大而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

6、体现帝王显贵与威风;缺少江南古典园林开畅通达的活波情趣。私家古典园林——苏州拙政园占地面积小,建筑物小巧,但以精取胜。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清晖园(广东顺德)既有北方古代古典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一些造园手法,因而形成了岭南古典园林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自然美2.艺术美3.理想美1.自然美(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古典园林建筑,顺应自然(3)树木花卉,表现自然2.艺术美(1)整体布局美(2)主题形式美(3)章法韵律美(3)造园意境美(5)点缀装

7、饰美中国古代古典园林常见的组成要素有:筑山、理水、植(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等。3.3.1筑山3.3.2理水3.3.3建筑营造3.3.3动植物3.3.5书画墨迹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