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

ID:38161978

大小:175.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_第1页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_第2页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_第3页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第1期山东教育学院学报总第113期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李雁(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山东济南250013)摘要:诗歌意象是一种情感符号。谢灵运的山水诗却有意识地将感情冷藏起来,传统意象出现的频率随之降低,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山水诗的诗意。作为补偿,由于诗歌来自对现实的直接观察和个人的切身体验,使山水诗摆脱了以往公宴、送别等题材诗歌里的景物描写程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山水诗刻画准确、体验细腻的秀丽景色中,蕴涵着丰富的理趣,具备了意象应有的品质,因而逐渐形式化,又转化成古典诗歌中的常见

2、意象。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意象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16(2006)01—0069—04一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要给意象下一个各方都能满意的定义,决不是件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轻而易举的事情。事实上,理论界关于什么是意象的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为了避免过多的歧义,本文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2](P172)将试图从发生学的角度简单追溯

3、这一问题的发展过象。”尽管王弼不是从美学意义上来探讨这个问程,并由此做为探讨谢灵运诗歌意象特征的基础。题的,但他关于意、象、言三者之间递进、互动关系的表在我国,较早涉及这个问题的是《周易》和《老子》。述,却为有关的诗学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比在《周易》里有一个三级符号系统:数、象、辞。数代表如陆机《文赋》序“: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此处提了高深莫辨的天机,圣人“观物取象”“,立象以尽其出的意、物、文三者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其在创作中的意”,用象来诠释数,卜者则“观象系辞”以决疑。象介克隆。

4、对此谢灵运深有感触,其《山居赋》序云:“意实于数与辞之间,数只有通过象才得以显示出来,而爻辞言表,而书不尽,遗迹索意,托之有赏。”赋中自注亦云:也不是直接说明数,它只是对象的解读。由此可知,象“此皆湖中之美,但患言不尽意,万不写一耳。”万物纷[1](中编)处于中间环节是何等重要。老子则从“道”的意纭,言语不可能一一与之对应。作家写出的并非他所义上谈象:“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要表达的全部,因此读者要通过词句而深入体悟文章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二十一章)道中有象,内隐含的

5、微旨妙意。当然,谢灵运尚未能有意识地在观象能体道。但道却无法用语言表达:“道可道,非常诗歌里营造“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含蓄境界,道;名可名,非常名。”因道的不可言传,于是象的地位而是对自己“万不写一”,无法曲尽其妙深感遗憾,这也便被提升了,所谓:“执大象,天下往。”《(老子》三十五正是他在艺术创作中苦苦求索的生动写照,其《会吟章)庄子继承老子“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的思想,并加行》结尾云“:牵缀书土风,词殚意未已。”《佛影铭序》也以发挥。既然道不可言说,那么执着于语言文字就成表现了同样的遗憾

6、:了极为可笑的事。语言知识有时只能起到破坏、支离徽猷秘奥,万不写一。庶推诚心,颇感群物世界的作用,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抛弃语言就不失为明⋯⋯援笔兴言,情百其慨。智之举“: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谢灵运文章中类似的表述还有《答王卫军书》云“:书不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尽意,亦前世格言。”《答范光禄书》也说“:虽辞不足读,魏晋玄学大师王弼融合“三玄”,在此基础上也建然意寄尽此。”这都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提构起一个新的三级符号系统:意、象、言。《周易略例·法一脉相

7、承。对比儒家有关的言论,谢灵运的观点显收稿日期:2005—10—19作者简介:李雁(1960—),男,山东龙口人,教授,文学博士。·70·李雁: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2006年第1期然与之判然有别。这里的“茂松”虽然不能说与我们此前讨论的松柏意象一贯主张“正名”的儒学非常重视语言符号与其所绝无联系,但显然这种联系较刘帧、左思等人所写要弱指代的事物及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儒学根本大得多。它首先是现实中的具体存在,是灵运在暮色时道的“仁”,即便它包罗万象,也有一个基本的表述方法分,从南山往北山经

8、湖中舍舟上岸后,休憩于其下的一可资借鉴,即比喻。《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棵真实的松树,为此作者还突现其外在特征的茂盛。之方也。”用类比的方法可以悟道,当然也可以论诗。其次“,发”、“憩”、“舍”、“眺”这些动词把诗人的形象也反映到《诗经》里就是被传统诗学所津津乐道的比兴手投射到了文本情景中,特别是这一动作系列最后的完法。到了屈原,原先零星即兴式的比兴被一套发达完结是“停”与“倚”———一个瞬间完成的动作和一个静态整的“香草美人”体系所取代“:《离骚》之文,依诗取兴,的动作,使人与松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