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景观学分析_以拙政园为例_臧公秀

苏州园林的景观学分析_以拙政园为例_臧公秀

ID:38150834

大小:48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苏州园林的景观学分析_以拙政园为例_臧公秀_第1页
苏州园林的景观学分析_以拙政园为例_臧公秀_第2页
苏州园林的景观学分析_以拙政园为例_臧公秀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的景观学分析_以拙政园为例_臧公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5期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Vol.29No.52009年10月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ENGINEERINGSCIENCEEDITION)Oct.2009文章编号:1673-047X(2009)-05-144-03苏州园林的景观学分析———以拙政园为例臧公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景观学的总目标是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创造和维护优美宜人的人类聚居环境,这方面苏州园林景观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借用。从景观学的角度看,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景观有着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自然生态优先,二是注重人文内涵。这两者在明代文征明

2、设计拙政园时就已经得到了清晰体现。关键词:景观学;园林;拙政园中图分类号:TO986文献标识码:A一般认为,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的景观学(LandscapeStudies),是由景观规划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扩展而来的,涉及建筑、城规、园林、环境、生态、艺术、生命等自然和人文等多学科领域,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观学的总目标是[1]“通过景观策划、规划、设计、养护、管理,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创造和维护优美宜人的人类聚居环境”。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哲学、道家思想、山水美学、建筑理论等观念理论,都存有与现代景观学相契合的大量资源,堪

3、称“富[2]矿”,尤其是以苏州等城市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古典园林,通过充分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在创造和维护优美宜人的人类户外和聚居环境空间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本文拟以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为代表,从现代景观学的角度探讨苏州园林的景观特点,不当之处,祈方家指正。1苏州园林景观产生的历史条件从自然条件看,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湖水网交错,多地下水,在园内营建池泽十分方便;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各类植物生长,容易形成繁盛的景观植被;造园所需的另一石景原料也供应充足,近有太湖东西山,远有水运所及的常州、宜兴、昆山等地的各色石料。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优越的造园条件和优势,苏州早在吴国

4、时期就已经有了造园活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苏州城内外的造园活动都绵延不绝。隋代大运河开通后,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日益成为全国最为富庶的区域之一,这为园林营建奠定了坚固的经济基础。唐宋时期苏州城免于战火,经济和文化保持了稳步发展,宋代苏州还以“花石纲”闻名,种种奇花异石源源不断贡向京城。明清时期,江南的商品经济领先于全国,普通市民都以在房前屋后开辟小型庭园为时尚,再加上不少退休、失意官员热衷于在苏州造园,以及诸多造园艺术家、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遂形成了苏州造园史上的鼎盛时期,成为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目前苏州有园林60多个,其中拙政园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列入首批全

5、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是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被免官归隐家乡后所建,园名取自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为拙者之为政也”。自明、清迄今,拙政园历四百余年,期间屡经易主,多次改建。咸丰十年(1860),李秀成率太平军入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现存建筑多为忠王府时建造,但总的格局仍然沿袭明代园林。目前,拙政园全园占地52000平方米,可分东、中、西三个部分,其平面图如图1。图1拙政园平面图毫无疑问,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负盛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6、,拙政园的一草一木、一池一塘、一厅一屋,每一处景观和设计,都是历任主人营建、积累的结果。可以说,数百年来拙政园虽然经历了不同的设计者和维护者,但不同时期拙政园的主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宗旨和目标,即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创造、利用、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力图营造、维护一个最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收稿日期:2009-05-25作者简介:臧公秀(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第5期臧公秀:苏州园林的景观学分析———以拙政园为例1452苏州园林景观的首要特色:自然生态优先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于《圣经》,作为一个科学名词于19世纪初由德国著

7、名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Humboldt)引入地理学,并将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加以考察,此后由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为景观地理学派。“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景观概念渐渐被引入生态学,作为在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可见,景观作为人类聚居的环境空间,其自然生态性是造园者首先加以考虑的。苏州园林的营建建立在对自然了解的基础上,从选址到营建,都和园林所在的地理条件紧密相关。这使得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自营建始,就表现出对原有大自然的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