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

ID:38146033

大小:511.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_第1页
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_第2页
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园林论坛E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竺军陈望清摘要:介绍了生态驳岸的概念、生态学功能、设计及与亲水空间的构建。关键词: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亲水空间城市滨水岸线作为现代城市景观特色较为突出、自然生态因素类型分离,阻止水体的波浪和洪水密集、生态变化和平衡过程丰富的对岸线的侵蚀,过滤有害物质;又地带,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形成了绿色生态的亲水空间,提高部分。创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了城市滨水带的景观质量。生态驳滨水岸线环境,全面保护和恢复滨岸除具有护堤、抗洪的基本功能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形成独特的城外,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还市景观风貌,是目前城市建设需要有如下促进功能:

2、解决的问题。(1)过滤径流,降低径流速度,驳岸设计是城市滨水岸线开从而将沉积物、养分和其他污染物发利用的手段和措施。好的驳岸设在进入水之前移除。计,不仅能营造良好的亲水空间和(2)增强水的自净作用。生态河景观,吸引游人,还能很好地保护堤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形好这一地带的生态环境。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絮流,使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促进水体净1生态驳岸的概念化。生态驳岸,指恢复为自然河岸(3)补枯、调节水位。生态驳岸或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可渗透性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下水层渗透储存,缓和洪

3、灾;枯水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透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2生态驳岸的生态学功能另外,生态驳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岸线的生态驳岸设计,设置植涵养水分的作用。被缓冲带,有利于保护水体生态系(4)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统健康,既将水体与其他土地利用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23园林工程LE园林论坛河流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坡脚具4生态驳岸与亲水空间构建有高空隙率、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滨水城市的亲水空间是指滨两栖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水城市的线形水体与城市实体的的场所。过渡空间中,人们可以近距离地感知并接触到水体的空间

4、区域。亲水3生态驳岸的设计空间的设计要素包括:3.1不同水体断面的选择步行行为:滨水游步道,铺地,水体断面的处理和驳岸的处桥荫,栏杆;理有密切的关系。水体断面处理的休憩行为:坐椅,树荫,垂钓;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常年保证有社交行为:广场,坐椅,游步道;水的河道及能够应付不同的水位、观赏行为(直视无眺):清洁水量的河床。某些河流洪水来时有的水体,护岸,历史文化建筑,栅栏很大的径流量,从防洪出发需要较样式或其他细部,文化生活。宽的河道断面,但平时水量较小,生态驳岸为人们亲水的激情大面积的河道无水,从而造成景观感受提供了最好的空间环境。对驳效果很差。为解决这种矛盾,可以岸的生态化处理,可以增

5、加人们近采取一种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低水、亲水行为的发生和对水环境的水位河道能保证一个连续的蓝带,感受。而近水边缘的亲水性也取决为鱼类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同时于边缘的平面,驳岸的断面形式和又满足一定的防洪要求;洪水较大形状。时允许淹没滩地。而平时这些滩地4.1近水边缘平面形式的处理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水具有可塑性,近水边缘的平具有较好的亲水性,适于休闲游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面形状决定了水体的平面形状,通憩。实行乔灌草结合,固堤3.2生态驳岸的选择护岸。3.2.1自然原型驳岸3.2.3台阶式人工自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然驳岸可以考虑保护自然状态,配合植物对于防洪

6、要求较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高、腹地较小的河段,植柳树、水杨、白杨及芦苇、菖蒲等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阶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式分层处理。在自然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从而增加护堤的基础上,用不同抗洪、护堤的能力。我国传统的治直径的混凝土管等钢河六柳法即是这方面的总结。筋材料,形成很深的鱼3.2.2自然型驳岸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入大柳纸、水杨纸等;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邻水则种植芦苇、菖蒲天然石料、木材护底,以增加堤岸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的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木桩或

7、浆砌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草木。园林工程24L园林论坛E的自然感受。人们接近水体:伸入水面的建筑、4.2驳岸的断面形状和形式处理架空的沿水步行道、悬挑入水面的亲水空间近水边缘与水体之建筑、架空的沿水布道、悬挑出水间垂直距离宜控制在0.8m之内,面的平台、深入水中的码头等。使手脚能接触到水体,保证较好的5结语亲水性。人对于水体虽然具有天生的亲近感,但水体边缘的过大落差由于水体类型的多样性,在实也会给人不安全的感觉,使人感到际操作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共可望而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