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B第(期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实证的视角郭秀艳李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摘要: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关系曾经是纯粹的哲学问题,科学心理学的"> ?5;:@’A=:B第(期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实证的视角郭秀艳李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摘要: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关系曾经是纯粹的哲学问题,科学心理学的" />
意识和无意识关系 ———实证视角

意识和无意识关系 ———实证视角

ID:38145554

大小:94.2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意识和无意识关系 ———实证视角_第1页
意识和无意识关系 ———实证视角_第2页
意识和无意识关系 ———实证视角_第3页
意识和无意识关系 ———实证视角_第4页
意识和无意识关系 ———实证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意识和无意识关系 ———实证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卷心理学探新!""#年总第34期56789:;:<=8’;>?5;:@’A=:B第(期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实证的视角郭秀艳李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摘要: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关系曾经是纯粹的哲学问题,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促进了对这一问题的实证视角考察。实证取向认为,意识和无意识同属人类心理的机能,并能够在外在的任务操作中表现出来。现代认知心理学发现了对应意识机能的外显过程和对应无意识机能的内隐过程,两者相对独立又共生共存。任何认知过程都是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两者之间存在复杂

2、的相互作用,并表现出权衡的特点。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揭示了意识和无意识在发生学意义上可能的先后关系。无意识在心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普遍的、抽象的、抗干扰的,而意识则建筑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有着更大的变异性。关键词:意识;无意识;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意识(,-./,0-1/.2//)是哲学史上最古老的话题可观察的证据的支持,否则就必须修改最初的界定;之一,无意识(1.,-./,0-1/.2//)则是与之相伴的一个而

3、在研究两者关系时,也要从观察到的事实出发,检概念,两者一起为人们带来诸多困惑。对于意识,尽验、选择对两者关系所作的任何假设。管争论颇多,总算大多数人都承认确乎存在某种可心理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旨在以实证研究称之为“意识”的机能、状态或结构;然而在无意识问的科学方法探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于是,意识和无题上,甚至连这种一致都很难达成。当人们追问无意识的关系研究,在以实证的视角进行评估时,就脱意识是否存在,或者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问题时,其离了纯粹思辨范畴而成为一个心理学课题。在科学解答实际上都基于对意识本身含义

4、的破解———只有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一直首先明了人们是在怎样的话语体系中讨论意识和无是研究者关注的核心。对这个问题,心理学家采用意识,才能对这两者做出某种界定,并进而探讨它们提出假设、实验研究,到理论整合的实证路线。这样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在分析的深入性上可能不及以往的理论探单纯地通过理论思辨来研究意识和无意识的关讨,但在保证讨论的可持续性和结论的可证伪性方系,很难取得有效的结果。个体关于意识和无意识面却是令人满意的。的理论探讨总是首先建立在其对两者的个人理解之(意识和无意识的哲学源头上

5、。这样,当从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试图理解意识在尚不久远的过去,心理学还是哲学的一个分和无意识所指向的实质内容之间的区别联系时,就支。当心理学家试图从实证的视角界定意识和无意已经使探讨本身沦为文字游戏。长期以来,人们很识时,他们总会受到此前众多哲学家的影响。因此,难完全摆脱这种弊病:对意识与无意识关系的研究在开始介绍近现代心理学对意识无意识关系问题进常被还原为对“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字符串涵义的行的实证探索之前,有必要先行回顾早期心理学研不同赋值。究者所继承的哲学思想:历史上,尽管“意识”、“无意有一种努

6、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识”这样的术语出现较晚,但人们对意识和无意识的这就是所谓实证的视角。实证的视角同样需要设定认识萌芽却很早。早期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将人的“意识”和“无意识”这两个概念,不过它在概念界定精神世界划分为理智、意气和情欲三个部分,这对以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意识和无意识两者最初的界定后心理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在三分法体系中,并没应当尽可能地简洁;并且这种定义要能够得到具体有可以对应意识或无意识概念的部分,不过它把人!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3

7、);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34")。7心理学探新.889年类的动机过程(欲望、需求等)和认知过程分开,为以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从而使人们第一次有可能通过后的进一步划分提供了基础。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实证视角来研究两者的关系,则已经是心理学诞生多德提出三种不同形式的灵魂,近似于意识和无意之后的事。“意识”这一术语最著名的提出者是机能识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分:最低水平的是“营养的灵主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而“无意识”往往和弗洛魂”(!"#$%#%&’()"*),为植物所有;其次是对应于动物伊德

8、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灵敏的灵魂”((’!(%#%&’()"*);最高层则是人独有在其名著《心理学原理》中,詹姆士对意识进行的“理性的灵魂”($+#%)!+*()"*)。前两种灵魂可以对了这样的诠释33意识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思想流”应于无意识的机能,而理性的灵魂则对应于意识的或“意识流”(#4’(#$’+/)25)!(5%)"(!’((),它既不能分机能[,]。此后的数千年里,人们对人类心灵的理解割为各个元素,也不能划分为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