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南洲水厂输水管穿越珠江工程建设综述

3南洲水厂输水管穿越珠江工程建设综述

ID:38143610

大小:326.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7

3南洲水厂输水管穿越珠江工程建设综述_第1页
3南洲水厂输水管穿越珠江工程建设综述_第2页
3南洲水厂输水管穿越珠江工程建设综述_第3页
3南洲水厂输水管穿越珠江工程建设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3南洲水厂输水管穿越珠江工程建设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施工、材料与设备·痢溯零厂赫求替霈遵臻潺星褪蓬锻练遴李志伟(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州510030)摘要广州市南洲水厂原水取自佛山市顺德区西海地域的顺德水道,横跨顺德、番禺、广州三个市(区),最后穿越珠江后航道进入南洲水厂,全线长约25.6km,采用DN2200管道双线布设,总投资约26亿元。其中穿越珠江后航道施工为全线工程中最大的难点之一。由于情况特殊,工程建设经历了由顶管工艺改为沉管工艺的施工过程,属方案重大变更。介绍了穿越珠江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监理几方面的情况。关键词输水管穿越珠江设计施工监理广州市南洲水厂建设规模100万m3/d,主要供给范围为广州市

2、大学城、广州南部地区(海珠区大部分地区、东山区、珠江新城、越秀区部分地区)。原水取自佛山市顺德区西海地域的顺德水道,原水管横跨顺德、番禺、广州三市(区),全线长约25.6km,管径DN2200双线布设,分30多个施工标段全线铺开施工,是广州历史上最大的给水工程。珠江后航道江面宽660m,每天来往船只超过2000艘,属广州航运的主航道。该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情况复杂,是全线工程施工技术难度最大的工点。原水管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大学城提供优质原水,由于大学城定于2004年9月开学,所以原定计划珠江后航道标段工程必须于2004年6月30日前竣工。工期只有150d,时间十分紧迫,是原水

3、管工程全线控制性关键工程。1珠江后航道区域概况1.1地形地貌工程地点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两岸为一级阶地,地表层多为耕植土和填土,河堤两岸标高为2.8m,河床最低点与河堤两岸高差16.7m,河床标高一16.6~一4.6m,高差12m。河水受潮水影响,从河床沉积物分析,属淤积河流。1.2地质情况场地上部为人工填土,中部为海陆交互相的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和残积粉质粘土,下部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综合评价该场地为软弱土场地,场地类别属Ⅱ类,覆盖土层88给水排水V01.32No.82006<15m。未发现断裂等构造形迹,基底岩层整体稳定性良好。上、中

4、部等构造均不宜选作输水管持力层,下部构造宜选作输水管持力层和顶管井桩端持力层。1.3道路环境北岸场地道路狭窄,车流繁忙,住宅、商铺、工厂密布,多为浅基础;南岸空旷,软弱土场地,无道路。2设计方案的确定、实施和变更2.1原设计方案的确定管道穿越江河的施工方法很多,主要有顶管、沉管、盾构、拖管、架空、围堰、导流等,但对于江宽水深、航道繁忙的珠江后航道来说,后3种办法是不可能的;对于DN2200的大管径、近700m的超长距离来说,拖管法也是不可能的;盾构法造价昂贵,施工进度慢,并且盾构机头只能依靠国外进口,短时间内无法到达工地,所以也不能实施。同时,由于珠江后航道是省级航道,也是广

5、州航运的主航道,选择沉管法须经水利局、航道局、海事局的批准,经协商了解答复是否定的。因此唯有选择顶管法施工。全线长1056m,双线布设,管中间距5m。北岸设18顶管工作井,位于南洲水厂围墙内侧,开挖深度26.7m;2。顶管接收井离北岸堤脚30m,开挖深度25.7m;南岸设38顶管工作井,离南岸堤脚50m,开挖深度24.5m。1#、28井间距326m,为陆岸顶管,28、38井间距730m,为过江顶管。所有顶管井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井内净空11m×11m,井壁厚0.8m,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管材规格采万方数据用DN2200×24直缝焊接钢管,材质Q235A,顶管管轴中心线标高

6、设定在--21.11m。2.2顶管法的实施情况顶管法实施的第一步是完成工作井,施工单位2004年2月初进场施工,3个工作井同时开工,由于多种原因,至2月底发现无法按原定工期计划完成工作井,必须改变投标时的施工组织方案。为加快工程总体进度,新方案将2#接收井改为顶进工作井,28、38工作井安装4套顶管设备同时向江心顶进,对接口附近采用超前注浆加固,在江底岩层内对接(即矿山法施工),同时改变原顶迸设备,选用铣挖式顶管机机型。试顶进的结果表明,顶进方向的岩体强度低、较松软,岩面无法自稳,有坍塌、裂隙水发育,由于地质情况复杂,施工单位决定暂停顶进。专家组建议放弃铣挖式顶管机机型而换用

7、传统的刀盘破碎式顶管机机型。但采用刀盘式顶管机机型施工进度慢,无法实现原定的工期目标,工程推进严重受阻。2.3新方案的确定与设计在4月底和5月,建设单位、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广州市建设科技委组织专家组研讨解决办法。虽然采用泥水平衡和土压平衡的双重平衡顶管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仍然有很多顾虑:现有设备的完好程度难以保证;挖刀和刮刀对岩层的顶进效率很低,工期无法保证;已建好的顶管井很难再作加深改造;钢管有一定的柔韧性,在岩层中纠偏很困难,出现冒顶的风险仍然存在;地质资料反映的情况仍不全面,不能预见的情况出现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