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

ID:38141617

大小:204.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_第1页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_第2页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_第3页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_第4页
资源描述: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99年 第23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3No.4 第4期        JournaloftheUniversityofPetroleum,ChinaAug.1999  文章编号:100025870(1999)0420026203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王根久 张继春 寇 实张 前(华北石油管理局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华北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摘要: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油藏为双重渗流介质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溶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在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描述一体化系统

2、建立了油藏三维静态模型,并应用全隐式三维三相黑油裂缝模型进行了模拟运算。将模拟结果返回到静态模型中进行循环建模,从而建立了不同时期的剩余油定量分布的三维模型。关键词:雁翎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藏;渗流介质;储集层特征;剩余油分布;数学模型+中图分类号:TE122.35文献标识码:A面作为建模的层序边界,并采用等厚对比的方法,依1 油田基本特征据钻井和地震资料,运用Earthvision和SGM油藏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是经过中上元古界地壳抬描述软件进行油藏构造描述。描述内容包括油藏顶升、褶皱、断裂运动、风化剥蚀后残留的古地貌,又经面形态、内幕构造层产状

3、、结构及断裂体系组合、断过后期的地壳下降,接受沉积而被埋藏的潜山油藏。块划分等。潜山油藏内有组合断层10条,其中,西潜山顶面几何形态为一个被断层切割的穹状隆起,部1号断层较大,控制了油田边界及油气分布,其余高点在Y340井西100m附近,埋藏深度约29409条断层均属油田内部小规模断裂,见图1。m,以深度为3300m闭合等深线圈定隆起的闭合高2度为360m,闭合面积为4.3km。油藏储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的一套以隐藻白云岩为主的岩性,岩石主要的矿物成分为较纯的白云石,含少量的粘土和硅质矿物。根据储渗空间的成因和形态,可将雾迷山组储层划分

4、为三种类型。①溶洞型。溶洞直径大于50cm的为大洞,1~50cm的为中洞,小于1cm的为小洞。②裂缝型。裂缝宽度大于100μm的为大裂缝,裂缝宽度为10~100μm的为中缝,5~10μm的为小裂缝,小于1μm的为微裂缝及层内节理。③图1 某油田构造模型孔隙型。有原始沉积成因的藻架孔和溶蚀作用成因2.2 储层地质模型的基质溶孔、粒间孔、晶间孔等。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复杂,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和参数将其非均质特征表达清楚,需通过多参数判别2 油藏地质模型法提取主因子,并反复进行循环建模。经过反复运2.1 构造模型算,最终确定了以孔隙度、渗透率、裂缝密度和

5、储层在建立构造模型时,由于潜山油藏成因的特殊类型4个参数来表征储层特征。性和海相沉积的地质特点,以风化侵蚀面和沉积层收稿日期:1998206227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二级课题(960503203)作者简介:王根久(1968—),男(汉族),江苏江堰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藏描述研究。第23卷 第4期        王根久等: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27·2.2.1 参数求取方法2.2.2 储层三维建模及其特征由测井评价获得孔隙度和储层类型。将所得的在计算和预测模型属性参数的空间分布时,根储层类型与取心观察的裂缝发育状

6、况有机结合,利据油藏已知参数,选用了克里金法、地质统计法和最用数学统计原理,评估出各类储层裂缝密度参数权小邻近点算法进行循环建模,每一种属性参数都用值。对不同层位、不同埋深的参数进行校正,从而获3种方法进行计算,挑选计算最准确的一种方法进得各类储层裂缝密度随埋深变化的数学模型。行循环建模,直至得到最好的预测结果。4模型细胞单元网格的大小对模型预测精度影响∑HijM”ijj=1M”iHi较大。因此,在确定网格大小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以M”i=4;Pi=n.下因素:①工区大小及井网密度,每口井处于单独∑Hj∑M”iHij=1j=1的网格中;②裂缝发

7、育规模,网格小说明裂缝发育式中,M”i为小层平均裂缝密度,条/m;Pi为小层平程度高,网格大说明裂缝发育程度低;③储层纵向、均裂缝密度权值;i为小层号;j为储层类型;Hi为横向的非均质强度,网格大表明均质程度高,网格小小层厚度,m。表明均质程度低。Ⅲ、Ⅳ类储层裂缝密度随埋深变化校正模型为由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计算结果可知,该油田y0=-6.7091x0+3091.9.(1)雾迷山组油藏储层具有以下特征:Ⅰ、Ⅱ类储层裂缝密度随埋深变化校正模型为(1)受埋藏深度和层间岩性的影响,裂缝密度y=-2.6609x+3137.1.(2)和开度纵向变化具有规

8、律的递减性和显著的层间差利用上述模型对各井储层裂缝密度参数进行预异性,平面上裂缝发育强度与构造应力方向及主断测,并与实际计算结果做相关分析,结果见图2。其裂发育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