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

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

ID:38137118

大小:363.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_第1页
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_第2页
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_第3页
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_第4页
资源描述:

《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8卷第5期浙江万里学院学报Vol.18No.52005年10月JournalofZhejiangWanliUniversityOct.2005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林旦旦(浙江大学,杭州310028)摘要:刘师培是晚清很有影响的经学大家,在经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他对汉代经学的出现及其内部的分野有独到的认识。刘认为古今文之争实为利益之争,并不存冰炭不相融,从汉初今文家不废古文、今古文同出一源、今古文学兴衰的内在理路三个层面分析汉代经学的演变。关键词:刘师培;古文经;今文经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

2、识码:A文章编号:1671-2250(2005)05-0084-04收稿日期:2005-06-07作者简介:林旦旦,浙江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专业2003级硕士研究生。汉代学术的主流是经学,它影响中国封建政趋势。治与文化近二千多年。经学发展至晚清,因清政西汉哀帝、平帝以前,立于学官的《五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而寿终正寝。经学虽是封建社经》,全是今文学,当时古文经传未出,也就无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但它仍是传统学术文化的重所谓今古文之别了。较为系统地提出各种古文经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思想史研究、古代史研究、传,

3、如《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史学研究、文字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在近代学等,要求建立于学官,同今文十四博士斗争的,术上从事经学研究的大家并不多,可以说屈指可实始于刘歆。刘歆作《移书让太常博士》,愤怒数,而江苏仪征刘师培是近代研究经学的重镇,指责今文学者,“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②对经学的造诣则为时人所公认。刘师培(1884—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从而今古文1919),字申叔,曾更名光汉,号左庵,生于江的壁垒日益森严,今古文之争也就从西汉末年一苏仪征,仪征刘氏是晚清有名的经学世家

4、,刘氏直延到东汉末年,竟长达二百多年之久,直到郑的曾祖刘文淇,祖刘毓崧,伯父刘寿曾,以三代玄遍注群经,混乱今古文家法,两派争论才告一相续共注一部《春秋左氏传》而饮誉学林,列传段落。刘氏对这场争论有过精要的评述,他说:清史。刘师培受家学传统的影响,从小得窥经学“西汉之时经学始萌芽于世,武帝虽表章经术,堂奥,在经学研究方面的论著宏富。本文拟集中然宣帝即位重法轻儒,说经之儒犹抱遗经拳拳勿探讨刘氏对汉代今古文之争的认知。失,故今文古文之争未起。自刘歆移书太常,为汉初儒学与其他诸子学术并存不悖,然至武古文竞胜

5、今文之始,新莽篡汉,崇尚古文。东汉帝置五经博士,儒学成为官方的强势话语,而诸嗣兴,废黜莽制,五经博士仍沿西汉之规,而在子之学仅成为儒学的附属品,“两汉诸儒于九流野巨儒多明古学,故今文古文之争亦以东汉为最①(486)①(482)诸子之言咸洞悉其微”,援九流以释六艺。著。”可见,今古文之争的实质并非经学本文、景时代,太常博士有七十多人,治《五经》身在学术上的分歧,而是利禄之争。汉武帝虽立及“诸子百家”均有,经董仲舒、卫官的建议,五经博士,但当时经学还没有稳固的基础,所以武帝后来才把不是治儒家《五经》博士

6、,一概罢儒生“犹抱遗经拳拳勿失”,经学内部派别斗争黜。武帝置五经博士之后,经学逐渐成为进仕利消弭在经学整体生存危机之间。一旦古文学兴禄之途,“天下学士靡然乡风”,而诸子之学渐起,也要求古文经传立于学官,这就牵涉到儒生成为社会思潮的一股潜流,被边缘化了。“子退内部的利益分配,故而今古文之争起。在两汉历儒涨”因权势话语的干预,成为无法逆转的必然史上,刘歆争立古文于学官,只是拉开了今古文第5期林旦旦: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85之争的序幕,斗争主要还是发生在东汉。刘氏认梳理汉代的经学历史,还原汉代经学的本来

7、面为东汉今古文之争主要有四次:第一次是韩歆、貌。刘氏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刘申叔遗陈元和范升争立《左传》;第二次是贾逵和李书》甲类“论群经及小学”有二十二种,而论经育;第三次是许慎和郑玄;第四次是服虔和何部分达十五种之多,还有散见于《左庵集》和休。综观汉一代,刘氏对经学内部派别斗争的结《左庵外集》的许多经学专文,其中较为重要的果,概括为:“盖东汉初年古文学派皆沿刘歆之是《汉代古文学辨诬》,集中探究了三方面的问传,虽为今文学所厄,未克大昌,然词组单词已题:为学士、大夫所崇尚。后经马、卢、郑、许诸儒1

8、.汉初今文家不废古文之注释,流传至今。而今文家言之传于世者,仅秦汉之间古文之学虽然残佚失传,然未尝一何休《公羊解诂》而已,余尽失传。此今文学所日而绝,可证孔壁、献王得古文非虚。首先,①(483)由日衰,而古文学所由日盛也”。刘氏不仅《古文尚书》在汉代一直有传承,可证孔安国得对今古文的显晦了然于心,更重要的在于他认识壁中古文实属事实。根《汉书·刘歆传》和《汉到这场争论对统治集团来说只不过是种“挟持之书·艺文志》可知,孔安国得壁中《古文尚具”,“西汉之时天子喜经文之利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