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30567
大小:234.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328··标准-'5指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年6月第22卷第6期ChinCritCareMed,June2010,V01.22,No.6《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患者转运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转运途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甚至死亡。为规范重症患者转运过程,提高转运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的转运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了《中国重症患者转
2、运指南》。本指南旨在为各级医院提供重症患者转运的基本原则,以便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现有资源制定重症患者转运计划并规范临床实施。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措施以期改善预后,根据转运实施的不同地域,重症患者转运分为院内转运及院际转运;院内转运是指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院际转运是指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的转运。1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转运目的是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诊治措施,但转运存在风险,因此,转运前应该充分评估转运的获益及风险。如果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则应重新评估转运的必要性。通常,在现有条件下
3、积极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不能维持有效气道开放、通气及氧合的患者不宜转运。但需立即外科手术干预的急症(如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视病情与条件仍可积极转运。院内转运由主管医师决定,院际转运则需由转出医院主管医师和接收医院共同商议,并且最终应由接收医院主管医师决定。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告知,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例如挽救生命的紧
4、急转运),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推荐意见1: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治,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2转运护送人员重症患者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具备重症患者转运能力的医务人员实施.并根据转运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转运人员。转运人员至少有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并可根据病情需要配备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如呼吸治疗师、普通护士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必须由1名医师参与转运;病情稳定的重症患者,可以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完成。转运人员应接受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气道建立、机械
5、通气、休克救治、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等专业培训,能熟练操作转运设备。必须指定1名转运人员作为转运过程的负责人,转运过DOI:10.3760/cma.j.issn.1003-0603.2010.06.004通信作者:康焰,Email:kangyan@rip.sina.com程中的所有决策均应由该负责人员做出。如果没有医师参加转运,必须指定1名医师作为紧急情况的联系人(1it人通常就是决定转运患者的主管医师)。患者到达接收科室/医院后,应与接收人员进行全面交接。如患者未移交(如行CT检查等),转运人员需要一直陪护患者直
6、至返回病房。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3转运设备(裹l~2)所有转运设备都必须能够通过转运途中的电梯、门廊等通道,转运人员须确保所有转运设备正常运转并满足转运要求。所有电子设备都应能电池驱动并保证充足的电量。普通转运床因为不能安全固定必需的医疗设备,不能满足重症患者的转运需求。因此需要使用符合要求的重症转运床。重症转运床除具有普通转运床的功能外,还应该能够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引设备、药品等,所有设备应该固定在与患者同一水平面或低于患者水平面。转运床应与救护车
7、上的担架系统匹配。转运重症患者应使用专业转运救护车,救护车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中抢救监护型救护车的标准。救护车应装备附加蓄电池,发电机应适用所有配电系统的供电且功率应满足抢救监护型救护车的功率要求。应具备220V外接电源连接装置为附加蓄电池充电,并提供医疗设备、照明、通风、空调、通讯(内部及外部)等用电,医疗舱中应安装插座不少于3个。救护车应能够为危重患者、护送人员及特殊设备提供足够的空间及固定装置。院内转运患者转运时必须配备便携式监测仪,如果条件允许,配备的监护仪应该具有储存功能,以便
8、回顾转运过程中患者的资料。院际转运除上述条件外,还需配备除颤仪,必要时需有创压力监测装置以便转运途中进行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有创压力监测。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应配备注射泵。院内转运需配备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装置、充足的氧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min以上)。接受呼吸支持的患者应配备便携式呼吸机,呼吸机应具备基本呼吸模式及其他主要参数,并具有气道高压报警及脱管报警。同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