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探水钻孔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钻孔参数(一)超前距离。探水时从探水线开始向前方打钻孔,在超前探水时,钻孔很少一次就能打到积水目标区,常是探水一掘进一再探水一再掘进,循环进行;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一段距离,该段距离称超前距,如下图所示。一、参数确定(二)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任何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的长度称允许掘进距离。(三)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称为帮距;其值应与超前距相同,帮距一般取20m,有时帮距可比超前距小1—2m。一、探放水钻孔参数确定n(二)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任何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的长度称允
2、许掘进距离。n(三)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称为帮距;其值应与超前距相同,帮距一般取20m,有时帮距可比超前距小1—2m。n(四)钻孔密度(孔间距)。钻孔密度是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二、探放水钻孔布置方式(一)扇形布置。巷道处于三面受水威胁的地段,要进行搜索性探放积水目标区,其探水钻孔多按扇形布置,如下图所示。二、探放水钻孔布置方式(二)半扇形布置。对于积水区肯定是在巷道一侧的探水地区,其探水钻孔可按半扇形布置,如下图所示。三、探放水钻孔规定(一)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
3、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m。(二)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三)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头压力高于1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如果确实需要的,可以先建筑防水闸墙,并由闸墙外向内探放水。(四)上山探水时,一般进行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双巷间每隔30—50m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四、探放水必须使用专用钻机矿井探放水工作存在高承压水突出的危险,必须保证在一定的安全距离才能实施探放。矿井
4、专用探放水钻机具有钻探深度大且可固定防喷性能;而煤电钻钻探距离有限,一般只能用于在煤层中探查煤的厚度等,起不到预先探放水的作用。因此,矿井探放水必须用专用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在煤层内用煤电钻探放水,可能导致包括探放水作业人员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五、探放水钻机必须安装牢固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可以在遇到紧急险情时及时与有关领导和部门取得联系,汇报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杜绝随意性,保证探放水钻孔准确打到靶位,确保钻孔标定准确,在确定主要探放水钻孔位置、方位、倾角、深度以及钻孔数目时,测量以及负责探放水的技术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根据已批准的设计给予确定,未经批准,不得
5、擅自改变设计。五、探放水钻机必须安装牢固探放水钻孔承压套管的安装和加固。为确保探放水钻孔出水后能有效控制放水量,确保安全,在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探放水时,都应预先安装孔口承压套管。为确保承压套管的牢固可靠,开孔位置应选择在岩层比较完整、坚硬的地方,承压套管的长度按本规定第九十八条执行。目前一般采用的是双层套管,考虑钻孔出水会影响套管的下放,因此外层套管长度一般较短,尽可能下在无水段。承压套管要用高压注浆泵进行水泥固结,使套管和岩体成为一体,套管下放凝固至规定的时间后,进行扫孔,然后进行压水耐压试验,试验的压力不得小于设计水头压力,稳压时间必须至少保持半小时,孔口周围不漏水,孔口管
6、牢固不活动,即为合格;否则必须重新注浆。这样才能保证孔口管在钻孔出水后不被冲出。孔口管下好后要安装好控制闸阀,这样才能在钻孔一旦出水后能有效地控制水量,防止因排水能力不足且放水孔又不能有效控制而影响矿井安全。五、探放水钻机必须安装牢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水头压力、水量大的情况下,按照探放水规定要求,安装孔口承压套管和控制闸阀进行钻进。探放高压水应采取的措施。在高压水的探放过程中,当钻孔揭露含水层后,水头压力和水量会猛增,若不能有效控制,除直接影响钻进效率外,还特别容易出现高压水喷出或钻具被顶出等伤人事故。因此,在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的高压水地区施工探放水钻孔时,钻进和退钻应采用反压和有
7、防喷装置的方法进行钻进和控制钻杆。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