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

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

ID:38128523

大小:1.1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_第1页
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_第2页
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_第3页
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_第4页
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采用基底注胶工艺整治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田英(大秦铁路有限公司茶坞工务段,北京10042)摘要:本文对既有大秦线重载铁路隧道基底病害进行了研究,论述和分析病害成因。针对大秦线重载线路“”这种适合大秦线重栽运输模式及隧道病害状况,介绍了基底注胶运输基底病害的整治措施,并在大秦铁路军都山随道基底病害整治工程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为其他运输线路隧道基底病害整治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基底注胶;铁路隧道;重栽;基底结构;病害整治1前言一20大秦线为我国第条重载电气化铁路13年4.

2、5t运量2014年将计划继续4.5,突破亿,保持年亿t运量,高密度、大轴重列车对隧道基底的不断冲击,大秦线多座隧道相继出现各种隧道基底病害,特别是隧道近2年频繁出现基底仰拱破损、大量翻浆冒泥、石碴严重流失的现象,造成线路出现空吊、下沉、轨枕板悬空等病害,对列车正常行驶构成严重威胁。通常,隧道基底和病害整治可视病害程度和具体情况采用加设有效的地下水排导系统、道床翻修、换填、置换、道床基底注浆等措施。但针对大秦铁路隧道基底下沉及翻浆冒泥病害,综合考虑大秦铁路天窗时间短、限速条件苛刻、操作空间有限

3、等诸多限制,现有的以上整治措施,不适应“”大秦线隧道病害整治。通过多方研究及相关科研单位帮助,我单位采用基底注胶这项新工艺对军都山隧道基底病害部分地段进行了整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本文将对这项工艺进行介绍,为其他线路隧道基底病,害整治提供借鉴。2大秦线隧道基底病害状況及分类近几年来大秦线隧道基底出现了基床整体变形、下沉,基底道床横向、纵向开裂道床局部受力超过容,,许应力,道床严重翻浆冒泥,道床病害导致线路下沉,线路几何形位超限,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我单位管内39座隧道中,通过前期雷达检查,共

4、计13座/171处基底有类以上基底病害情况。3病害产生的原因3.1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差发生病害的隧道大部分围岩岩性主要是泥灰岩、灰质页岩、页岩、泥质砂岩、凝灰熔岩层岩等软质岩,风化严重,节理发育,围岩类别不髙,岩体破碎,断裂带普遍充填有断层泥等细粒物质。部分岩石虽然坚硬,但性质脆,在荷载重复作用下容易脆断。作者简介田英工程师-com:男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茶坞工务段EmaiI:tianl9680830@163.,,,,。363铁路重载运输技术交流会论文集3.2隧道内地下水影响

5、隧道基底发生裂纹加之基底下岩体节理裂隙密集且连通性较好就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创造了一,、,这、定条件;汇集在隧道周围的地下水顺裂缝流人。地下水的侵入又加速了裂缝的发展,给道床病害的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由于隧道维护难度大隧道在长期使用后隧道两侧排水沟淤积排水不畅致使地下水位。另,,,升髙,基床底软质岩受地下水长期浸泡发生溶散软化,又加剧了铺底混凝土的开裂破损,使得滞留的地下水渗人基底,形成恶性循环。3.3隧道设计观念不合理过去对隧道的设计不合理,基底设计较为薄弱,致使隧道基底破坏严重。在过去

6、的隧道设计中,由于大多主要是对拱顶和边墙进行较强的设计,而对基底设计薄弱,特别是在大秦线隧道现有病害发生地段,有相当一部分查阅竣工资料都未设置仰拱。3.4列车荷载长期作用当基底混凝土发生微小裂缝时,列车反复振动可加速裂缝的发展,加速基底恨凝土破坏,导致病害的发生。4分析已有病害整治方法目前我国铁路工务部门在处理隧道病害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整体翻修效果最好施工周期长,但其对行车影响较大结合用约束梁将既有线抬高建立施工平(),,,,台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小对行车的影响,有效对病害进行处理。

7、(2)注浆的方法对行车影响小,施工速度快,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填充裂缝间隙提高基底强度。,,,3将轨枕板改为碎石道床的方法效果也比较明显但只是适用于短隧道对于长大隧道不适用。(),,,(4)集水井降水法,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的病害地段,可以有效减低水位,减小水对设备的危害。综合考虑大秦铁路天窗时间短、限速条件苛刻、操作空间有限等诸多限制整体翻修将轨枕板改为碎石,,道床,集水井降水法在现有运输条件下无法实施。注浆方法施工简单,但注浆可能造成不密实、不均匀、注浆没有和原混凝土很好的结合,在

8、列车的作用下,注浆和原混凝土分离、开裂,造成病害的再次发生,2008年以来,对军都山隧道16段空重线,累计3500m基底进行过注浆整治,但是注浆整治效果不明显,病害重复发生次数较多。因此,现有的几种常用整治方法,均不能满足。5基底注胶经过与工务处及铁科研相关科研等单位多次研讨组织科室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其他单位先进的病害整,,治方法,最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