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

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

ID:38126509

大小:432.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_第1页
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_第2页
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_第3页
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_第4页
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9年11月第11期总第189期理论学刊TheoryJournalNov.2009No.1lSer.No.189基于博弈视角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路径分析——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例魏建,李俊枫(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我国目前劳动争议数量日益增加,内容日趋多样,结构E1趋复杂。随着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发展和变化,“一裁两审”机制被“或裁或审”机制所取代。本文试图证明“或裁或审”机制是“一裁两审”机制的发展,运用博弈方法建立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博弈模型,在“一裁两审”机制和“或裁或审,各自终局”机制下得出了不同的均衡,

2、而后者的均衡结果要优于前者,这说明“或裁或审,各自终局”机制是对现有“一裁两审”机制的改进。【关键词】劳动争议;劳资博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图分类号]F019;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9)11—0028—05我国自1987年恢复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采用的是“一裁两审”的机制。该机制的核心内容是“一调、一裁、两审”,即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当事人可以申请企业内调解;当事人不愿在企业内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不服裁决结果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这种

3、争议处理机制在一定时期内为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有效保障,为缓解劳资矛盾提供了支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日益增多,案件的影响也日益扩大。目前的劳动争议多集中在关系劳动者基本生存权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工伤处理等方面,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涉及流动就业人员、高龄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劳动争议的解决和处理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博弈的视角分析“一裁两审”机制的有效性,在比较“一裁两审”和“或裁或审”两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对实现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路径提出若干建议。一、我国劳动争议现状(一)劳

4、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资矛盾也开始突出地体现出来,劳动争议总量也在持续增加。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28来的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量反映了劳动争议的增加趋势,该类案件由1996年的47951件上升到2007年的350182件,上升了约630%。(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难度加大劳动争议内容的复杂化,增加了案件的处理难度。由仲裁委员会调解和仲裁的案件数量从1996年到2007年都呈上升趋势。自2000年以后,每年以裁决方式结案的总数均高于调解结案总数,这充分表明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复杂,通过调解说服方式,快速

5、解决纠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案件处理难度不断加大。(三)集体劳动争议数量及涉及人数明显上升集体争议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个别劳动者的利益,往往是群体的利益。集体争议涉及人数多,突发性强,影响面广,当事人情绪容易激化,处理难度大。除2000年和2005年外,其它年份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集体争议涉及人数在2000年、2004年和2005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呈不断增加趋势。集体争议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四)劳动争议焦点是关系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问题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始终是中国近年劳动争议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矛

6、盾。以2007年为例,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的争议案件是万方数据206684件,当年劳动争议案件总量为350182件①,涉及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的案件占总量约59%。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争议超过争议总量的半数以上,争议的焦点主要涉及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问题。二、相关研究文献(一)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研究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研究文献丰富且比较深入,既有从法学角度也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第一类是关于劳动仲裁的理论模型。WilliamF.Samuelson(1991)用博弈论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最终提案仲裁的有效性。由于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不确定性以及私人信

7、息,在最终提案仲裁方式下博弈的均衡取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性质。第二类是关于仲裁方式的比较。JanetCurrie(1994)以美国教师的劳动合同争议为例比较分析了仲裁和调解两种方式对教师工资争议的处理情况,结论是在仲裁方式下工资的方差显著低于调解方式下工资的方差,这和仲裁未包含调解方式下当事人提供的信息这一假定有关。DavidL.Dickinson(2004)比较了传统仲裁、最终提案仲裁以及组合仲裁三种仲裁方式,结果足组合仲裁方式下劳动争议发生率最高而传统仲裁方式下劳动争议发生率最低。分析结果和通常的理沦预测相反,但是和人们对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性和中立性的

8、乐观预期相一致。第三类是就仲裁对劳动争议解决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OrleyAs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