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24829
大小:8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高考化学物质的检验测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时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A卷)考测点导航1.物质的检验在中学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检验物质包括气体、离子、有机物等。物质的检验需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综合运用才能解决,是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常见题型。解答物质检验题的方法可归纳为“取试样,加试剂,说操作,由现象,定结论”。2、物质的鉴别(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③若以上两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法,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综合分析加以确定;④若
2、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可根据被鉴别多种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酸碱性,利用“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3)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3、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混合物的分离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组组分分开,并恢复到原状态,得到比较纯的物质。物质的提纯则只要将杂质除去即可。(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①固—固混合分离型: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或重结晶);②固—液混合分离型:过滤、盐析、蒸发;③液—液混合分离型:萃取、分液、蒸馏、渗析;④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对多组分的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一般要考虑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3、综合运用。(2)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①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即不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②被提纯物质的量尽量不要减少,即不可“玉石俱焚”。③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被提纯物质与杂质不可“难舍难分”。典型题点击1.(1996年上海高考题)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OH和Al2(SO4)3B.稀H2SO4和NaHCO3C.CaCl2和Na2CO3D.Ba(OH)2和NaHSO4(该题是对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两种物质的考查。答题时由滴加顺序不同,表现的现象不同加以鉴别。)2.(2000年全国高考题)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4、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此题运用已经学过的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的知识灵活组成一个除杂的实验方法,考查学生评价选用的原则。答题时依据“除杂”不应引进新的杂质来分析。)3.(2001年广东河南高考题)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甲与乙或丙混合都产生沉淀;②丙与乙或丁混合也产生沉淀;③丁与乙混合产生无色气
5、体。回答下面问题:(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甲:、乙:、丙:、丁:。(此题是对多种物质进行推断的考查。答题时由两两混合反应的特征现象,综合分析加以确定。)4.(2001年全国高考题)回答下面问题:(l)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答。(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答:。(本题考查蒸馏、分液基本实验方法的实际应用。答题时把握这两种液液分离方法的适用范围。)新活题网站1.为了从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高级脂肪酸钠,正确的分离方法是()A.蒸馏B.
6、结晶C.渗析D.盐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离方法。答题时对物质分离的几种物理方法要注意区分。)2.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2CO3、Na2SO3、Na2SiO3、Na2SO4、NaAlO2五种溶液。应选用的试剂可能是()A.盐酸B.烧碱溶液C.氨水D.氯化钡溶液(该题是对限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考查。答题时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3.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A.盐酸、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钾B.硝酸银、盐酸、硝酸钠、氢氧化钠C.氯化钡、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D.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镁、硫酸氢钾(此题是对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考查。答题时由两两混合反应的特
7、征现象,综合分析加以确定。)4.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本题是限制条件鉴别物质的考查。答题时要依据题中特定的限制条件,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加以鉴别。)5.化学工作者从C2H6(g)+Cl2(g)C2H5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上可获得副产品盐酸。这一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