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09589
大小:10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传统建筑民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认识引言:当前的中国建筑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建筑,无论是从实体还是从其学术的概念来讲,它都在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可以说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
2、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勿庸置疑的。这种文化既有别于巴比伦的拱券文化,也不同于古希腊的柱式文化。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像从珠江
3、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到西藏的藏居、羌族的碉楼建筑等等,这一些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正是在这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建筑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如颇具有华丽气质的北方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的。一、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探索历程(一)古代中国的建筑文化中国的古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骄傲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中国都是世界古代的一篇辉煌的史章。关于古代中国的
4、建筑,由于种种自然的、非自然的影响,中国各个地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并且由于古代社会发展迟缓和交通的闭塞,使的各地的这些特色得以长期保持下来,如现在仍可以见到的南方潮湿山区的架空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的毡包式房屋,新疆的阿以旺,黄河上游的窑洞和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的“井干式”建筑等。但总体上讲,中国的建筑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共官掌握下的官式建筑,另一种是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其中官式建筑因以其建筑者强大的政治权利作为后盾,所以它体现的是各个不同时期最高的建筑水平和技术,而民间建筑则以其钟灵毓秀
5、的独具特色的清秀感而著称。因此我们不妨说官式建筑为建筑中的大家闺秀,而民间建筑理所当然的就是建筑中的小家碧玉了。(二)近现代中国的建筑文化中国近现代建筑是伴随外来侵略,新功能、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因与旧形式之间缺乏一个正常的交融汇合的过程,传统风格形式遇到尖锐的挑战。然而,顽强的民族审美观念却无时不在撞击人们的心房。相对于外来建筑,情系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如是产生了“民族形式”这一概念。在探索民族形式的道路上尽管走得曲折、有过失败,但是并没有损害建筑功能与技术的发展。在发挥建筑形象社会功能的过程中,倒
6、是增添了不少光彩和许多可贵的内容。因而出现了一波接一波创造新的民族风格形式的高潮,显示了中国建筑民族形式风格具有茁壮的生命力和审美根基[1]。1.早期的民族形式追求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新功能建筑民族形式不自觉的摸索时期。主要创作模式有“新功能、旧形式”,“洋式门面、中式装饰”,“中国式教会建筑”三种。上海浦东教堂,圣约翰学院是为代表。2.繁荣期民族形式创作图11920~1930年,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一批留学生,致力于在新建筑中体现民族形式,创作出了一批高水平的作品。“首都(南京)计划”对民族形式给予了大力提倡和
7、支持,中国营造学社对创作民族形式作了有力的学术推动,曾一度垄断建筑市场的外国建筑师和教会主持人也注意在现代建筑中要用中国民族形式。这一时期出现了复古式、古典式、折衷式等特征的近现代建筑。南京中央博物院、广州中山纪念堂、武汉大学(图1)是为典型代表。3.“兴亚”式中的民族风格形式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占区的满洲国“兴亚式”、“帝国式”建筑也采用了中国建筑式样。长春至今还保留有一些这样的建筑。4.建国后民族形式新探索20世纪50年代初,民族形式的建筑有了新的发展,当时所谓“复古主义”学习苏联的创作方针,具有政治色彩
8、的“民族风格”受到特别强调。大部份“古典式”建筑规模比二、三十年代变大了,且成组群建设,形象更为突出。我们可以称之为古典主义后期。图2应当时的历史条件尤其是苏联的影响1959年的“国庆工程”等一批高质量的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出现(图2)。比之以前的折衷式、古典式都有新意、有所突破。广大人民群众是拥护的、欣赏的。谓之新古典主义还是比较动听的,也没什么不可。20世纪60年代,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