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94152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3
《通过对《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的学习,结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过对《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的学习,结合教学实际,请设计一节探究课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材版本]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课标要求]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教学目标]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
2、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打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学情分析] 1.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通俗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已显著地发展起来,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
3、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设计理念] 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以情景想像、课本剧表演、讨论等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教材分析] 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
4、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教材基本上落实了《标准》中关于“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教材处理] 1.由于本课内容是学生平时所熟悉的,而且对这些历史人
5、物、历史事件的认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大量的历史问题,组织讨论,使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渗透历史的发展规律。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两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是本课的难点。[课前准备] 1.围绕“你最喜欢(敬佩)的三国人物是谁,请给大家介绍你喜欢(敬佩)
6、他的原因”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小故事。 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编排课本剧。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录像资料和文字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设疑:1、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2、你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为什么?师导:你心中的曹操、诸葛亮与历史上的曹操、诸葛亮是否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他们有关的两次战争。(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勾起学生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二、探究新知教师: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
7、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那么统一北方的任务究竟能由谁来完成呢?分组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