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83805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2
《消防预案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灭火疏散预案一、组织指挥机构火场总指挥: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协调人员疏散、现场秩序维持、警戒工作。安全救护组:携带急救箱急救设施,在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负责火场现场人员与物资的抢救。通讯联络组:。处理xxx内部报警,通知主要领导和各小组成员,了解各区域火势和人员疏散情况,传达灭火和疏散指令。各小组依照上述要求,合理安排轮班同事,确保24小时均有符合规定的相关人员当班,并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二、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火警电话:1191、严禁乱发警报或报警信号,避免不必要的恐慌。2、所有报
2、警信号无论真假,均以真火警处理。3、确认是误报的信号时,应立即解除警报并报相关部门与人员。报警:1、任何同事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并通知单位负责人。2、报警时应沉着冷静,向接警人详细提供火灾的准确位置、什么物资着火、有无人员受困、目前火情火势情况等相关情况。如果是向消防部门报警还应报告起火单位的准确地址并按照消防部门的指示通知人员到主要道路上去引导消防车进入。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1、火灾发生地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对受火势威胁并有可能导致火势进一步扩大或爆炸的物品、重要的
3、文件档案、受困人员进行紧急疏散。1、着火区域疏散人员应根据火场情况,迅速作出立即进行应急疏散。2、消控室或值班室通过广播向疏散区域人员发出应急疏散命令,宣布疏散顺序:着火房间、着火层、着火上层、着火逐上层、着火层下层(如火灾有向下蔓延趋势再考虑疏散着火层下层,下层,并指导疏散区域人员疏散路线方向、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让不需要疏散或未到疏散顺序的区域人员保持镇定。)3、接到疏散命令后,各区域疏散小组成员应立即携带安全出口备用钥匙、手电筒或应急照明灯,打开每个房间的门,引导、帮助区域人员撤
4、离到疏散集结地集中。4、各区域疏散小组成员沉着冷静,按照广播指示的疏散次序引导区域人员有序的从安全出口疏散,对受伤和情绪不稳定的人提供帮助,到达安全地点时要注意清点人数。5、疏散区域外部疏散小组人员应打开安全出口,清理疏散通道上的障碍物,携带应急照明设备指引疏散方向。6、一切自救必须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切勿作个人冒险。7、在生命安全未受到威胁时,应坚守各自的岗位,尽力控制的火势蔓延。8、进行紧急疏散时,存放现金的办公室应随手关门,收银台应随手关闭钱箱。9、火灾伴随有浓烟时应采取低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
5、,或以湿布等捂住口鼻。10、疏散时身上着火时,切记不可奔跑,应立即脱掉着火衣物或就地翻滚,或由身边的同事以湿衣物包住或扑打或泼水浇灭。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1-08-08消防管理制度台州市路桥传奇电子xxxxx消防安全责任人:xxxxxxxx;消防安全管理人:xxxxxxxxxxxx;消防安全联系人:xxxxxxxxxxxxxxxxxxxx;1、结合本xxxx,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防火责任制度。2、xxxxx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做到层层有专人负责。3、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
6、对发现了火显隐患和一些违章现象消除整改和制止,对暂时难以消除的火显隐患必须采取应急措施。4、建立本xxxxx防火档案,确立本xxxxx的防火重点部位。5、xxxxx内要粘贴各种防火标志,设置消防门,消防通道和警报系统,组建义务消防队,配备完善的消防器材与应急照明装置等设施做到有能力迅速扑灭初期火灾和有效地进行人员财产的疏散转移。6、对新老员工进行的消防知识的普及,对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特别是消防的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门的消防培训和考核,做到经常化、制度化。7、xxxxx内消防器材,消防栓必须按消防部门指定
7、的明显位置放置。8、禁止私接电源插座,乱拉临时电线,私自拆修开关和更换灯管,灯泡保险丝等。9、营业及工作结束后,要进行电源关闭检查,保证各种电器不带电过夜,各种该关闭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10、部门配制消防义务组员,每天进行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上报。11、消防义务检查员要认真负责,检查中不留死角,确保不留发生火情的隐患。12、单位负责人每月要进行一次消防自检,检查消防重点区域和重点设备,实行定点,定人,定措施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安全部门汇报(书面材料)。13、营业场所严禁放置易燃易爆危险品。14、
8、使用的电器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电器设备的安装和电器线路的设计,铺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定并定期检修。15、所有消防器材任何人不得私自移动,损坏,挪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1、发现安全问题或消防隐患及时处理并报相关部门。2、xxxxx营业场地内具体落实地巡查制度,根据人口密度调查巡查频率,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备案。3、要坚持经常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消防知识,提高xxxxx全体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防火工作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