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82811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文献综述最终成稿论唐代边塞诗人的群体风格和个性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北科技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论唐代边塞诗人的群体风格和个性差异学生姓名:学号:系(部、院):文法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指导教师:2010年3月10日毕业论文文献综述1.(前言:简要说明目的和范围,必要时简介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争论焦点)综观20世纪边塞诗人的对比研究,其中,唐代边塞诗人的对比研究是一大热点。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唐代边塞诗人的写作风格、艺术特征、形成原因等各个角度加以对比研究。一方面从盛唐边塞诗的整体入手,探讨边塞诗的“风骨”,一方面从个体诗人诗作的
2、美学研究入手,探讨其诗歌的美学特征。当然也应该指出其不足之处,如研究的广度仍然不够,表现对作家群体研究不够。研究课题和内容乃至结论的重复雷同。总的说来,视角新颖而又立论坚实的论著还不够多。现在对边塞诗人及边塞诗作品分析的著作有很多,但大多著作都是着手于分析某位诗人及其作品,或者简单比较两位边塞诗人的风格的异同。很少有人分析边塞诗人的群体风格和个性差异,这可以成为一个研究方向。2.(主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边塞诗”的概念起
3、于上世纪20年代。1924年,徐嘉瑞先生提出“边塞派”的概念,1927年胡云翼先生也认为唐代诗人有边塞一派,将之归为战争文学。建国以后,对盛唐边塞诗的评价多次成为辩论的热点,学术界并就盛唐边塞诗的爱国主义性质和民族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当时学界盛行的以历史背景与具体战争性质问题来评价边塞涛价值的现象,程千帆在1979年提出不宜将边塞诗作中的历史方位等过于坐实。八十年代以来,对边塞诗的探讨进一步深化,九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更加摆脱了以政治标准评价文学的局限,边塞诗的本体研究更受重视,对边塞诗的探讨更趋于多元
4、化,在文化学、美学、社会学等角度的研究开拓了边塞诗研究的范围,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果。总体说来,学术界对边塞诗的思想性研究较为广泛,多数争议经讨论都能得到解决,对诗歌艺术性的探讨也日益的在深入。一、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将边塞诗派的特色,大概归纳为以下三点。(一)在诗的风格上,奔放雄伟,慷慨激昂,以气象雄浑见长。在岑参的边塞诗中,“壮”表现的淋漓尽致。李传伟在《论岑参的边塞诗》中将岑参的“壮”归纳为四个方面:1.壮烈的志向;2.壮伟的形象;3.壮阔的意境;4.豪壮的格调。孙永心在《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共性
5、探析》里认为高适跳动着一颗不甘寂寞、急于用世的勃勃雄心。朱晓燕的《王昌龄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中说,通过王昌龄的边塞诗,我们可以看到“盛唐气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反映到诗歌中,首先便是精神昂扬,高度自信;其次,是雄厚浑成的艺术境界。王金香在他的《李益及其边塞诗》中认为李益突出了唐军将士不畏艰苦、士气高昂的形象。(二)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生活、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佐虓的《岑参边塞诗的艺术魅力》认为6年的边塞生活为岑参以后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也使边塞诗反映的地域,由局限于长城内外,扩展到了天山南
6、北,使西域大漠的奇异风光和人情风俗首次引人注目地出现于诗中。陈瑛在《试论高适岑参边塞诗风的不同》说,高适在抒发慷慨报国的同时,对于亲历耳闻的军中矛盾也给予毫不留情的揭露。李海莉的《论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感内容》中说王昌龄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中,常常有意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景致,进行细致周到的描绘,并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表现。戴金波在《李益边塞诗创作浅论》中认为李益长期生活在军营,他的身份与普通士卒相近,因而他的思想和感情就与普通士卒基本一致,再加上他作为诗人的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使得他
7、比其他人更能准确地抓住边关特点和征人戍卒思想感情的变化。(三)作者均富有浪漫进取的精神,人生观积极而乐观。应晓琴在《唐代边塞诗综论》中总结到:边塞诗人是行动派,他们好学文才武艺,做好了随时冲锋陷阵的准备,他们成熟得敢于担全天下责任,却又幼稚得时常夸大个人的能量想一蹴而就。失败了,不曾气馁和妄自菲薄;而一旦成功,就会真的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诺言。结合这些论著可以看到,大多都只着眼于研究诗人写作风格和艺术特征或诗的美学研究,站在边塞诗人群体风格角度上所做的研究还很少,但这些论著仍然值得深入研究。二、由于边塞诗人的
8、生活经历、个性气质、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的不同、其边塞诗作又都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一)慷慨悲壮中显不同王冲在《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中总结出岑参诗悲壮奇丽,高适诗悲壮苍凉的特点;而在《王昌龄李益边塞诗比较》中,李军也提到,王昌龄的诗多雄壮李益则多为悲壮;即使同为悲壮,王昌龄是壮而悲,李益是悲而壮。(二)内容上的不同刘万苍在《岑参与高适边塞诗内容与形式的艺术比照》中分析了岑参和高适的不同,岑参的诗始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