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_免费

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_免费

ID:3808275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_免费_第1页
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_免费_第2页
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_免费_第3页
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_免费_第4页
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_免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_免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策略浅析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董金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改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然而在把科学探究作为改革教学方式突破口的实践中,发现自主探究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应刻意追求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的融合统一,不能让“传授知识、教会方法”、“掌握方法、分析问题”的模式,仍然仅仅停留在内容目标之上。一、有关概念的含义(一

2、)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内容目标,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技能的内容及其相应的行为或心智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课标中要求学习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读图技能、计算技能等,以及在心智或行为上对它们所要达到的水平层次的要求。过程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关于获取知识的智力活动程序与采用的方式、方法、手段和策略,主要包括实验、观察、图解、分析、评价、建立假设、推理等。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并了解获取的方法,是落实地理过程目标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意义建构这是指学习者通过

3、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即学习者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对事物反映的性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出一种解释或假设,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是不相同的,讨论、交流是达到共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引导与促使学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从而获得对地理事实、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二、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融合的主要策略(一)“探究──建构”教学策略这是指教师针对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

4、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使学生既获得对地理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又体验知识探究过程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内容与过程相结合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鲍勃·郭温发明的V形层级图(图1)。该图揭示了知识的建构过程:围绕焦点问题,借助右侧所列的行动程序(过程要素,即记录、转换、解释、评价等)实现左侧所列的思维活动结果(结果要素,即概念、想法、原则、理论等)。基于此理论,设计如图2所示的教学过程模型。事件与/或事物为回答焦点问题而进行研究的事件与/或事物的描述图1:郭温创建的V形层级图图2 “探究──建构”策略教学过程模型例

5、如,人教版《地理1》中关于三圈环流的形成,其教学的基本过程可概括如下。(1)确定焦点问题:三圈环流是怎样形成的?(2)开展探究活动:假想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情况下,学生讨论并提出两种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自转情况下,大气将分别如何运动。根据假设分别确定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在②情况下引导学生模拟、讨论并分析绘制不同纬度大气的运动状况;最后得出结论。(3)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如假设提出和模拟设计的合理性,大气运动状况绘制的准确性等。(4)引导学生明确所得出的概念或规律: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5

6、)引导学生建立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概念或规律的理解,如解释存在于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总是全年高温多雨的原因。(6)引导学生阐述理由并形成理论: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为大气环流,三圈互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二)“信息加工──建构”策略许多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首先在环境刺激的作用下从外界有选择地知觉新信息,这些感官收录的信息包括课本提供的实例、图表或说明材料、有关的地理现象、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教师的讲解等;接着联系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地

7、理知识,主动地对新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建构与生成新信息的意义,或经过归类进入长时记忆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以备后用。据此,可设计如图3所示的教学过程。图3 “信息加工”策略教学过程模型例如,关于“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创设情景,引发环境刺激:教师图示讲解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其分布的特点时,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马达加斯加东岸、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东南部也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2)读图分析、观察,感官收录信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三个地区纬度分

8、布、海陆分布的一致性。(3)提取原有地理知识经验,理解事物及其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风带与洋流分布规律──处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面上都有暖流经过。(4)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的适当位置,并应用于新情景中:如分析为什么同在沿海,而澳大利亚的人口却主要集中在国土的东南部等。(三)“接受──建构”教学策略这是指教师通过讲解或启发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