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66897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1.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解析:本题以毛泽东的言论切入考查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政策。本题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毛泽东讲亚非拉地区和西欧国家反对美国控制,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勾勒出中国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可以联合的力量,
2、体现了B项的含义。A项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材料与不结盟运动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反苏主张相反,可以排除D项。答案:B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
3、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题干对“中国梦”本质内涵的解读。中国主张和平崛起,所以“中国梦”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中国对世界贡献将进一步增大,故①③④正确。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是凭借综合实力和美国争夺霸权,划分势力范围,两分天下,这与“中国梦”的本质是不相同的,故②错误。答案:C3.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4、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解析:由题干中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可知A项与题意不符。B项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排除。C项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从材料信息看,1972年,我国外交取得重大进展,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故选D项。答案:D4.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
5、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解析: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推动会议取得成果;万隆会议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思想被与会各国接纳,推动万隆精神的形成。苏联解体之后才有“一超多强”的格局,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60年代,排除C项;这两次会议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会议,排除D项。答案:A5.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
6、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外交成就。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与非洲各国的关系中,中非关系快速发展是亚非会议之后的事情,是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没有发起不结盟运动,上合组织成员国主要是中俄及中亚地区国家,所以只有A项正确。答案:A6.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在处理中印、中缅之间关系时提出来的,是发展与邻近国家及新兴民族国家友好关系的重要体现,目的是要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A项正确。由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可排除B、D两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针对的并非都是社会主义国家,C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A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解析:抓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
8、”、“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C8.1998年初,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