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鲁迅《野草》中的人物心理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鲁迅《野草》中的人物心理解读【摘要】《野草》既融入了鲁迅“孤独个体”的生存体验:孤独、彷徨、苦闷、寂寞、焦虑、绝望、反抗……也蕴含着其关于生存的思索:独自承担、反抗绝望、超越苦难等。鲁迅在根本无法“选择”和“承担”的生存困境中仍然坚持“自己选择”和“自己承担”,并在自我选择与承担中,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鲁迅《野草》中的人物心理解。【关键词】《野草》;鲁迅;心理九二四年,北洋军阀进入最后的直奉之争,整个中国焦灼不安却又冷漠如冰。在这样的境况里,已然从十年困顿中脱窘而出的鲁迅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散文诗
2、集《野草》。他自爱他的野草,可却又不得不更加热爱烧尽野草的行为本身,鲁迅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最为固执的坚守,也有着超越时代的想象力和意识。这些矛盾贯穿了他,使他焦虑、苦闷、惶惑甚而绝望,传统与现代主义交接在他身心的方方面面,他终于按捺不住而作出《野草》,倾纳出对于苦难心灵的哀愍。一、悲观情绪悲观爱情心理在《野草》的多篇散文诗里得到表现。《秋夜》是《野草》的首篇,充当《野草》序的功能,拉开了鲁许之恋的序幕。爱情的悲观情绪集中体现在前部分的枣树的梦和后部分的小青虫扑火两个内容里。象征鲁迅自我的一棵枣树做了“春后还是秋”的梦,
3、与象征许广平的小粉红花做的“秋后要有春”的梦形成鲜明的矛盾。“秋”的含义既有丰收、硕果累累之意,又有秋风秋雨秋煞人之意。从“春后还是秋”中的“还是”一词可看出一种无奈、感伤的语气和情绪,故“秋”意应该是后者。鲁迅在初恋来临时,因深恐辱没了对手而造成情绪低落、消沉、痛苦,枣树的梦真实流露出鲁迅的悲观情绪。小青虫扑火的行为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结尾处/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的诗句表达出勇敢的决心;二是危险,隐含爱情不会有好结果的悲观情绪。《影的告别》则是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随着
4、被爱和要爱的加深,在家庭和爱情、道德和情感以及现实和理想的两难选择中,鲁迅以梦境的形式表现出了一种矛盾的爱情心理,以至对天堂、地狱、黄金世界都表示不乐意,要彷徨于无地独自远行,决不占你的心地,认为“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向所爱的对方传达出一种走极端的爱情心理,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在悲观情绪的影响下,鲁迅的初恋是被动的,《求乞者》《我的失恋》两篇体现了这种心理。《求乞者》以两个小孩求乞遭拒绝的情形来衬托“我”求乞爱也害怕遭拒绝的心理。拦着磕头,追着哀呼和摊着手,装着手势的方式隐含着用
5、语言和行为的求爱方式,通过对设想的这两种求爱方式的怀疑、否定,最终采取无所为和沉默的等待式求爱方式,即顺其自然,隐含初恋时的自卑、害怕、担心的悲观爱情心理。《求乞者》和《影的告别》写于同一个晚上,可以看出鲁迅当晚喜悦而痛苦的矛盾心理。《我的失恋》模拟东汉张衡《四愁诗》的格式,主要写求爱之难,与所爱之人互赠爱情礼品,结果伤心。回赠的礼品是:猫头鹰、冰糖葫芦、发汗药和赤练蛇,这些都是非常态的爱情礼品,却是鲁迅喜爱的。阅读者多以为信口胡诌,觉得有趣而已,殊不知猫头鹰是他自己钟爱的,冰糖壶卢是爱吃的,发汗药是常用的,赤练蛇也
6、是爱看的。还是一本正经,没有什么做作。这与她的礼品形成矛盾,反讽手法的运用折射出鲁迅害怕失恋和表明倔强性格的爱情心理,最终以由她去罢的方式等待,与《求乞者》的“无所为和沉默”一脉相承,爱情是被动的。《希望》和《过客》属于发展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的主流心理不是悲观情绪,但依然流露出悲观。《希望》的开头在寂寞而无奈、苍老而悲凉的气氛中,首次交代了《影的告别》等散文诗里的自卑而苦闷、彷徨心理的原因,我大概老了。接着追忆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时期没有爱情的感叹:/耗尽了我的青春。《过客》以诗剧的形式,借鉴德国表现主义的分身法,将诗
7、人自己这个大我一分为二为两个小我,老翁、过客是鲁迅两种矛盾爱情心理的象征,老翁比较多地反对求爱,是鲁迅怕爱、放弃爱的心理的象征;老翁在和过客作简短的寒暄后就直奔主题,一口气提出三个问题:你是怎么称呼的(你是谁?)你是那里来的呢?你到那里去?看似普通简单的问候语,实则隐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爱情疑问,也是诗人最担心、最害怕的问题,即深恐辱没了对手的春后还是秋的悲观情绪。二、反抗绝望如果说《野草》的创作方法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那么其中对人生存困境的揭示更是现代主义文学经常描写的一个精神命题。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讲,《野
8、草》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的小花,包含着鲁迅悲苦人生的生存体验,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与荒诞命运。荒诞意味着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以何种方式进行选择,都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以《死火》和《影的告别》为例。它们都以梦境开头,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鲁迅正是通过“梦”这一情境的预设,有意使自己的思考与社会生活拉开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