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58059
大小:7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聋校实验教材第十五册统计图,复习与整理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两者的比较,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统计图。2、在对两种统计图特点的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迁移能力。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正确比较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以复习
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统计图,今天,我们来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板书)。那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折线统计图又有什么特点呢?(叫学生说,说得不完整的进行适当引导,或请其他学生帮助补充。并请回答正确的学生板演,同时再叫下面的学生回答。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出示未填写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先让学生找已知信息,再填写完整。师:老师现在有一张统计表,你能从这张表中知道什么?南山机床厂1996年第四季度产量统计表1997年1月制产量
3、月份(台)车间总计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计3510 1200一车间 610630 二车间 540550(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的信息)师:虽然我们可以从这张表格上知道很多,但这张表格还是没有填写完整,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数据,把它填写完整吗?(让学生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表格)二、画图答题,比较特点1、回顾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师:如果我们要知道一车间哪个月的产量最高?怎样才能很容易就看出来了呢?(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适当引导,或示意黑板上的“条形统计图”)师:对,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刚才我们说:条形统计图可以......(学生齐说: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
4、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师:如果我们要看一下哪个车间产量增加得快,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并让全班齐说: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动手画图,回答问题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现在请根据这个统计表,把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画在坐标纸上(学生分成两组a和b,a组画条形统计图,b组画折线统计图,并从两个组中分别请两个学生上黑板画统计图。老师巡视,指正个别学生的错误)师:(等学生全部画好)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图(指学生画好的条形统计图),他画得漂亮吗?生:他画错了?
5、师:哦?他哪里画得不好?(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并进行改正)师:(贴出问题:二车间哪个月的产量最高?哪个月最低?)生:十二月最高,十月最低。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十二月的条形最高,十月的条形最低。师:嗯!他是从条形统计图看出来的,看来条形统计图能很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啊!师:(指学生画的折线统计图)这张图画的好吗?生指正。师:(贴出问题:哪个车间的产量增加得快?)生:第一车间的产量增加得快。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学生说出理由,并请学生上台在折线统计图上笔画出线段的陡和平缓)。师:嗯!很好,我们根据线段的走势就可以看出谁变化得快了!3、应
6、用实际,发散思维师:我们看到这两个车间的产量一个比较高,一个比较低,我们猜猜,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对学生的合理的猜测加以肯定。师:大家都说的很好,那如果你是第二车间的领导,你会怎么做呢?再让学生自由发挥,对如何提高产量出谋划策。4、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可以看到,条形统计图能很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学生齐说)。三、巩固练习下面是红旗钢铁厂上半年生产情况统计表数量月份(吨)项目一二三四五六钢1.7万1.65万1.8万1.9万2.05万2.1万铁2.6
7、万2.7万2.9万2.95万3.1万3.15万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a组同学画折线统计图,b组的同学画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全班校对)。下课!四、板书设计南山机床厂1996年第四季度产量统计表1997年1月制产量月份(台)车间总计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计3510 1200一车间 610630 二车间 540550二车间哪个月的产量最高?哪个月最低?哪个车间的产量增加得快?条形统计图能很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