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

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

ID:38055401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_第1页
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_第2页
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原本在北大主修物理,后改修哲学,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及其现代相关性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国崛起以后究竟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应该给世界传递怎样的信息?西方人有个说法,这个说法可能也被很多中国人所认可,即认为现在中国人要做两件事情,先是富强,然后是复仇。这种现象令人担忧。甚至有很多打着儒家旗号的人也提出或支持“对内王道,对外霸道”的观点,我认为这绝对不是真正的儒家。其实,如清华的唐文明教授指出的,中国内地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存在真正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骨子里要么是自由主义,要么是狭义的民族主义,因为他们对儒学缺乏真

2、正意义上的理解。二十世纪出现推崇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儒学,我个人对新儒家的做法持保留态度,原因之一在于其保守的东西太多。他们想要重建儒家的一套道德形而上学作为统一的意识形态,但现代社会是多元的,除非采取强制手段,否则想要统一思想完全不可能。事实上“独尊儒术”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实现过,至今都存有争议。我认为历史上儒家本身即是多元的,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想法,只是打着儒家的旗号来传播思想。新儒家只是儒家的一支,他们中的一些人打着拯救现代道德堕落的旗号,试图以他们的想法为核心生发出一套整合社会的价值,在我看来实属“振奋人心的迂腐之言”,但同时我又认为他

3、们保守的太少,因为他们的坚持仅在道德、心性和文化的保守上,而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和器物层面。他们相信和接受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据说,牟宗三先生去世之前仍强调人类最伟大的两项东西是民主与科学。谈到民主,有很多人认为它能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自由民主是一套体系,区别于自由和法制,民主采取全民投票的方式能否真正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颇具争议。人们说民主有利于经济发展、推进政府的责任、减少腐败、减少民族冲突,但实际上在所有这些方面民主国家总体上都不一定做得更好。那些西化派认为中国政治不清明,人民不幸福能靠民主解决,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中国和同等水平

4、的国家相比较。西方有长时间的自由民主传统和社会发展,相比之下中国很落后,但较之于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国家,中国社会并不更差,甚至要更好。  回过头来看儒家。一方面,儒家有一种平等精神存在,所谓“圣人与我同类者”。另一方面儒家同时又强调一种士人政治、精英政治。我认为这种考量运用于现代民主社会中,能够对人人参与民主而导致的民意过大现象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儒家民意和精英参政二者并举的方式有利于彼此的制衡,防止单方面膨胀。我认为这种民意与精英的混合政体对世界各国都是更好的制度。现如今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民主制度弊病丛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无知民众

5、的滥权,缺乏道德的民众在政治生活起了过度的作用。如果说当初民主制的实行是为了对抗贵族的滥权,而现今很有可能变成另一个极端,即无知民众的滥权。儒家的士人精英依靠的不是血缘而是学识与道德来选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的传统强调君子的道德模范作用,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是有积极意义的。道德的模范作用可以通过制度来体现,如果在某种制度下被选拔的人要求讲道德的话,人们就明白应当向着什么方向努力。当然,很多道德伦理家认为,民主是很好的教育,因为它赋予每一个个体可以参与政治的想象。但反之思考,儒家的精英政治同样也是很好的教育,因为它树立了一个道德典范的榜样,

6、让人们明白参与政治的前提是智识与道德的出色。因此,我认为传统的资源,如儒家对精英的强调,在现代社会广义的道德建设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点我想对现今道德缺失或者说是基本规范的缺失谈谈看法。当然,我对于现今社会上某些道德沦丧的现象感到气愤,但同时我也在思考,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当老的规范被淘汰、新的规范未建立而造成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美国比中国更像一个传统社会,比如说父亲待过的学校,儿子依旧可以上同一所学校,没有变化。但在中国,上一代的很多东西几年之间就消失殆尽。一些老的规范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同时一套新的规范并未随之出现,因而

7、造成了现今社会的迷失。社会上某些人不择手段,是因为没有新原则使之规矩。美国在转型时期也发生过同类问题,因此我认为现今的状况也许并非中国所独有,是我们在转型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不仅如此,我认为中国曾经历过类似的转型,即从西周至秦的转变。对于这一转变,我持有一个基于无知的大胆的想法:中国封建宗法仅限于西周,秦以后的中国再无封建,而是更近于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先秦的变局,乃是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过渡。西周封主建国,其制度建立在相对简单的、“高度同质的熟人社会”基础之上。当这种共同体发展到极限,周朝的制度就随之土崩瓦解。因此

8、我认为,春秋时期的人们已经在面对我们现今所面对的问题,即当礼崩乐坏、熟人社会的道德伦理缺失以后,我们应当如何面对陌生人?孟子讲恻隐之心,但显然不是针对熟人而是陌生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