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46714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说课稿-2011年形策说课比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形势与政策”课说课比赛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我国社会心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教学设计王超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辅导员王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我国社会心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之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这一专题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分别是:1.分析教材;2.厘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3.陈述教学方法;4.呈现教学过程;5.反思教学设计。一、教材(资料)分析《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这一专题的教学参考资料来源于校学工部(处)思政课下发的中华建筑报记者向继贵先生的文章《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我
2、国社会心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该篇文章提纲挈领的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心态的现状、问题,深刻剖析了相关现象的本质问题,易于理解。课时设计:3课时。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社会心态的内涵;(2)能归纳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分析当前社会心态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2)懂得培养良好社会心态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2)初步形成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当前社会心态主体认知和存在的问题;(2)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的本质原因。
3、2.教学难点:当前社会心态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三、教学方法第4页共4页2011年“形势与政策”课说课比赛(一)教法1.启发式讲授法。主要目标:(1)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社会心态的内涵、特征以及现状;(2)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2.案例教学法。主要目标:(1)播放视频资料(小悦悦事件等),引起学生兴趣,进入思考状态;(2)通过案例,让学生反思社会心态的现状。(二)学法讨论法。主要目标:(1)给出话题,让学生讨论,拓宽学生思维视野;(2)讨论归纳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何种心态。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小悦悦事件播放视频:《小悦悦事件全程
4、回顾》(东方卫视“看东方”节目)。设计目的:通过焦点新闻事件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情景延伸——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始末能否折射出现代人的“社会冷漠感”?播放视频:《社会集体冷漠谁之过?》(广东卫视“午间新闻”节目)设计目的:通过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情景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导入课程学习内容²为什么要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²主体认知: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²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²如何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²大学生应该拥有的社会心态1.为什么要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提出问题]:为什么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抓住关键词“历史性”,引导学生水深入分析原因)设计目
5、的:引导学生分析社会心态的重要性,并解读相关概念。[给出]:“当代中国人生活动力排序”,以排在第一位的“望子成龙”作为引子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心态的关键点。设计目的:进一步让学生明细社会心态的重要性。[讨论]:社会心态就萦绕在大家身边,大家认为培育社会心态有哪些意义?设计目的:通过案例和学生日常经验讨论分析,增加师生互动性。第4页共4页2011年“形势与政策”课说课比赛途径一:通过“幸福感”综合指标数据分析讨论,得出“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利于促进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的结论。途径二:通过国家经济发展实例分析讨论,得出“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
6、结论。途径三:以年代划分,对比分析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得出“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结论。2.主体认知: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朋辈评价]:同学们的心态是健康的吗?表现在哪些方面?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宏观上对当今社会心态的整体认知,给予正面的积极引导。[解决认知冲突]:健康与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对比,归纳形成观点:健康的社会心态正在形成。设计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健康的社会心态有:成熟自信、开放包容等方面。[提问]: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的哪些方面?学生归纳形成观点:国家强大、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舆论氛围浓厚等。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进步的方方
7、面面,关注自身,关注社会。[问题回流]:媒体对小悦悦事件的谴责对象呈现多元化的原因?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多元化,以及呈现的新特点。3.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重难点)[设问]:当代学生生是否有焦虑情绪?都在焦虑什么?引出并分析“社会心态的焦虑感特征突出”的特点。设计目的:基于学生对小悦悦事件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反思现象]:农村征地、城镇化进程加快、贫富差距扩大、学生资助(助学金评定)等现象的深层原因。引出并分析“弱势心理在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的特点,顺之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反思现象]:收入分配极度不均、诚信缺失、仇富仇官、社会不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