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的成就结课论文

杜甫诗的成就结课论文

ID:38045261

大小:1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杜甫诗的成就结课论文_第1页
杜甫诗的成就结课论文_第2页
杜甫诗的成就结课论文_第3页
杜甫诗的成就结课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的成就结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典诗词鉴赏结课论文(选修)——杜甫诗歌的鉴赏姓名:任昭学号:0864134104专业:装备08-1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任课老师王高旺2010-12-194提要:杜甫的一生历经坎坷,悲惨的遭遇、仕途的挫折,核对国家的忧虑,人民的同情。使得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底层生活。潦倒人的呼喊。影响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他著作量大,并被称为“诗圣”。他写的是也被称为“史诗”。关键字:杜甫忧国忧民执着深沉一、杜甫的成就杜甫的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但它处于唐朝走向下坡的时代,各处被战乱、腐败等黑暗现象所笼罩。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一生创作了上千首诗。无论在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还是排律上都反映着社会的疾苦。书写着贫民的历史我们从杜甫的诗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是忧国忧民的心声。而很少像李白那样的豪放之浪。二、杜甫的经历一个人的成就与现实是分不开的。杜甫字子美,京兆杜陵人。他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族中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不过到杜甫的父亲这一代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但是家庭给予了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也给了他务必要在仕途上有

3、所作为的雄心,以及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所以,终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因此他不断的追求仕途事业和在面对现实的黑暗以忧郁的诗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迹。他二十岁前已经因诗成名。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声名,为日后的仕进作准备。他先到了吴越一带,江南景物和文化,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二十四岁时,杜甫赴洛阳考试,考试落第,又浪游齐、赵,度过一段狂放的生活。三十三岁时,与李白、高适等人同为豪侠之游,酣饮纵游,慷慨怀古。但满怀信心到长安求取官职却一再碰壁。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

4、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引起玄宗对他的文才的青睐。但结果才获得兵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十年长安路,使杜甫历尽人生辛酸,他看到了生民疾苦,关心着国家安危。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情怀,并为因这颠沛辛酸的生活消退,反而更加强烈了。生活经历的残酷和对现实的痛心,成为其诗风的转折点。我们纵观其所有作品,只有生活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清新、志向远大。如《登高》。而后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力挽狂澜,而苦苦为贫苦人民呻吟的老者。三、社会环境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危机。一是玄宗和他的边将们一意拓疆黩武,导致国力空虚、民生艰难,许多人无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于享乐,杨氏

5、专政,阻塞言路,政治变得昏暗;三是玄宗所宠信的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手握雄兵,威胁到国家的统一。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杜甫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三吏》《三别.》《兵车行》标志杜甫诗歌思想的转变。此后,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杜甫由于生活无定和战乱,过着漂泊的生活到成都不久,杜甫

6、依靠朋友严武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与杜甫甚密,他对杜甫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后并表荐检校工部员外郎。这段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表达的情绪更显沉重。严武去世,蜀中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的逃难生活。路途中却因疾病和战乱等缘故,滞留

7、了很久。最后死于赴岳州的船上。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四、杜甫的风格特点杜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更多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战乱中的国家和贫苦大众的强烈的忧念。只是杜甫的情感,而是受到理智的节制。这一点直接影响杜甫的诗歌创作。他不是怒火中烧那样痛骂社会。而是通过反应底层的现状,指出时弊,希望能够上达天听。而使国家转危为安。始终坚信身负的“太平宰相”之志定能实现。然而现实一次次打击着这个文人,使得其风格特点变得沉郁顿挫的悲慨的感情基调。4 一位系念国家安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