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42702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贝贝班游戏总结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幼儿园小班游戏工作总结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记得刚开学,我们班就来了一群天真的幼儿,在他们灿烂的笑脸上看到了儿时的自我。随着时间的推
2、移,我班的游戏活动也开展起来了,没有一点游戏经验的孩子们,他们显得无从下手。为了更好的引导他们,我们作出了努力,现将这一学期来通过游戏总结如下: 一、根据幼儿的实际,培养幼儿的游戏兴趣 小班的孩子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十分依恋父母和家庭,没有安全感。我们就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了两个“娃娃家”,让孩子通过摆弄玩具、抱抱娃娃、做做爸爸、妈妈等情景活动,使幼儿感到幼儿园的亲切、适意,有种家庭的温馨的气氛,从而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设计材料时,我们发现富有情景性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游戏、学习的兴趣。如在使用小勺喂食的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各种形状的图片和自制的装饰好的大嘴盒子让幼儿来喂小动物和娃娃
3、吃饭,这样一个富有情景性的游戏材料,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孩子的参与。由于没有经验,在游戏区的布局上,我班采取区角不分的布置,投入的种类在幼儿的经验所及的范围如:根据小班幼儿在生活、认知和自我发展上的需要,区角在种类上属于生活类的动手练习较多,包括生活自理(物品配对、穿脱衣、裤、鞋……),食品加工(做果酱饼干、夹心面包、切黄瓜、剥豆……),使用小工具(小勺、小刀、小镊子……)还安排了认知区角活动,在表达区角中,引导幼儿发现美、创造美(串木珠饰物、建构彩泥、美工创造……),有目的的探索,使孩子在丰富的活动环境中,具有充分的活动自主权,且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在活动中边探索边学习发展。使幼儿的游戏兴趣得到
4、了进一步提高。 二、在游戏中渗透德育4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且能看到结果的游戏材料才能吸引他们,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依据这一年龄特征,我们设计了“美丽的花瓶”的操作材料,把饮料瓶修剪成花瓶状,在把一片片彩色的花瓣插在花瓶中,经过幼儿自己的操作,一个个漂亮、鲜艳的花瓶陈列在我们班的美工区。我们还设计了“图形娃娃”,把各种花布剪成各种图形缝好,添上小辫子,就可以拿在手玩耍了。这个游戏的提供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他们稍作尝就能得到结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手眼协调平衡的目的。小班幼儿在礼貌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在游戏时,我们注重这方面的渗透,比如,在玩积
5、木时,有的幼儿喜欢将积木当成商品来出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就将这一环节放入游戏中,在去娃娃家作客时,引导幼儿带点礼物去她家。有了这一环节,幼儿就会主动去商场购买物品,从而创设幼儿的交际环境。到了娃娃家,一般作客的常识更能充分得到训练,比如:“谢谢你”“有人在吗?”“请坐““再见”等礼貌用语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发挥幼儿参与的自主性,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为了在游戏中充分把权利交给孩子,我们在分配游戏角色时,从不故意安排角色,让他们自己选择。而在游戏过程中,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小班幼儿的从一性差的特点,所以我们不要求让幼儿坚守岗位,如果他们不喜欢一种角色了,可以重新选择另外一
6、种角色进行游戏,只要他们喜欢,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让他在互换角色中体会游戏的快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班幼儿在活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幼儿不停地活动,喜欢高强度、富有竞争性和刺激的游戏,注意力不易集中。这类幼儿即使被要求从事安静的活动也很难安静得下来,反而会弄坏玩具,影响游戏进行。相反,另一些幼儿则喜欢从事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在从事大运动量的活动时往往因疲惫而不能长时间坚持下去。所以,在设计组织游戏时应该既有动态活动,又有静态活动。让好动的幼儿扮演黑猫警长、大灰狼等大体力、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角色;让喜欢安静的幼儿从事扮演妈妈、客人等角色。同时,我们在选择游戏时,也注意了情节的生动有趣
7、,要吸引不太喜欢这一游戏的幼儿也参加进来。例如:在抱娃娃的游戏中一些好动男孩子就不能很好的融入角色,拿着娃娃扔来扔去,我们就设计了一些情节来吸引他们,使其也能积极参与。 四、亲自参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4游戏中,我们主张亲自参与,让自己与幼儿间没的距离,这样才能让幼儿没有心理负担的去玩。老师参与,能引导幼儿学会最基本的交往能力,遇到问题自己商量解决。达到完美的结果。多年工作下来我还发现虽然同一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