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

ID:38038855

大小:48.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_第1页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_第2页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_第3页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_第4页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时:()习:()之:()亦:()说:()朋:()自:()知:()而:()愠:()君子:()翻译: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日:()三:()为:()谋:()忠:()信:()传:()乎:()翻译: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吾:()有:()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逾:()翻译:4.子曰: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温:()故:()而:()新:()为:()翻译: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罔:()殆:()翻译: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箪:()堪:()翻译: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之:()者:()好:()乐:()5翻译: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饭:()疏食:()水:()曲:()肱:()义:()于:()翻译: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3、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焉:()择:()善者:()而:()翻译: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川:()川上:()逝:()斯:()夫:()翻译: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夺:()匹夫:()志:()翻译: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博学:()笃:()切问:()近思:()翻译:一.文学常识填空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体散文集,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孔子,名(),字(),是()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二.理解性默写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

4、系的句子是,2.2013年,第十六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请你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表达对他们的欢迎。3.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4.唐太宗有一句“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5,1.本文中表达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2.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3.经常被用来感慨时光易逝的句子是:三.课内阅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5、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从这几句话来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学习和思考二者的关系是。2.从这句话来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和第四条语录的观点是否矛盾?3.从这几句话来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从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4.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如何理解“温故而知新”这种学习方法?51.如何理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含义?四.课外拓展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6、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释: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樊迟:孔子弟子。1.翻译句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这段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呢?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

7、竹,不柔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1.解释词字徒谓以子之所能徒:()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柔:()岂可及乎及:()括而羽之,镞而砺之括:()砺:()2.翻译句子子曰:“汝何好乐?”吾非此之问也。3.孔子用“括而羽之,镞而砺之”比喻(),“其入之不亦深乎”5比喻()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