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33569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数学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2、,有的学解决问题时,往往对“策略”比较的感冒,不能利用“策略”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 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不禁常常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不会解决问题,看起来很容易分析或解决的题目,到了学生那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在于对“解
3、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新的知识单元,很多教师因为各种原因,把重点集中在了“解决问题”,而忽视了“策略”。只有优化“策略”,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解决问题。 因此,要改变这一切,必须优化“策略”,也就是在教学应用题时,优化应用题解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从应用题的题意中选择合适的“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决问题也是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所学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有的学生在
4、解决问题时,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就像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很茫然。教师此时一定要及时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方法。 我们来看这样两题: (1)一个长方形场地,长50米,宽30米。如果长增加20米,宽增加10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一个工人紧靠一面墙,用54根长1米的竹竿围长方形篱笆,篱笆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这两题都是现在四年级教学时遇到的问题,这时,学生学过了列表、画图这两种策略,而画图又是四年级重点学习的一种方法。因此,学生在解题时,首先选择的就是画图。事实证明,第一题,用“画图”的策略是合
5、适的,可以很直观的发现面积增加的是哪一部分,可以避免漏算。但是,做到第二题时,学生一看,好象又是图形,所以,都来画图。此时,用画图的策略显然就不合适了。需要我们用列表的策略来解决。 事实证明,学生运用的策略,常常会受到思维的定势。简单的说就是,看到图形就画图,看到数字就想着列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从题意入手,正确的理解题意;从题意入手,分析条件内在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合适的策略。这样,就能让学生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从多样“策略”中提炼最优化的“策略”。 有的
6、时候,对于一个问题,我们有很多种的解决的方法。怎样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这就关系到“策略”最优化的问题。 我今年在教学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的时候,正好逢我们区“五四杯”的赛课,正好选中的就是这节课。 例题是:学校美术组有3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有多少人? 当时,我在备课时的时候,曾经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选中这样一个简单的题来做例题。后来,我仔细分析了教材,联系着第1课时,并试上了几次后,终于恍然大悟教材的用意。 其实这题的解决方法很多,可以用除法,可以用混合算式,学生
7、列举的方法不下七八种。难道就是强调策略的多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教材的真正用意是让学生从众多的解决的方法中,找出最简单的方法。怎样转化使这样的题目算起来最简单,才是这节课的主旨所在。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明白,把这类题目转化成“以已知条件为单位‘1’,就是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最简单”。这样的一个道理,我为此安排了题组: 第一组: (1)小红和小强一共收集了200张邮票,小红收集的邮票是小强的,小强收集了多少张? (2)小红收集了210张,小红收集的邮票是小强的,小强收集了多少张? 这一组的是把
8、已知量转化为单位“1”的对比训练。 第二组: (1)一本书有270页,已经看的是没有看的,没有看的有多少页? (2)一本书已经看了70页,没有看的是已经看的,没有看的有多少页? 这一组是转化单位“1”和不转化单位“1”的对比训练。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把探索发现的转化的方法应用于实际,并找到最优化的策略。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教材编写的良苦用心。在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