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32073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大自然的语言2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芝田一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姓名: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编号:课题:大自然的语言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教材分析A、《大自然的语言》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科学为专题的,选编的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是学生系统学习说明文知识的单元。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继而能有条理地说明事物。B、该教学
2、内容的教育价值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理说明文的开篇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他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为了使青少年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易于接受本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作者在语言富于感染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尽量使语言生动、形象、传神。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格化,取得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专门知识通俗化,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C、体现教育价值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材处理情况说明: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
3、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普文章,以生动形象,清丽典雅的用词介绍物候学知识,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3、学生分析A、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枯燥的说明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阅读时缺乏思考的耐心,容易囫囵吞枣。而且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处在成长阶段,对于信息的概括和建立框架存在一定的障碍。B、通过本篇课文,希望学生通过速度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并在框架下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二、学习的具体目标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
4、感悟力。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三、评价任务及与目标的对应关系1、通过核心问题生成与展开的第一环节实现目标一2、通过核心问题生成与展开的第二环节实现目标二、三。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评价开放导入教师提出大问题芝田一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核心过程推进一、1、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语言,品析物候现象所揭示的事理。今天,我们可以从说明的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来欣赏。核心问题生成与展开一、教师示范欣赏,让学生领悟欣赏的方法。以第二段为例。从说明技巧的角度来看,这一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
5、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具体形象的说明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劳动人民可以据此安排农事这一事理。从说明语言的角度来看,第一是用词的准确性,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如“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其中的“都”一词,指全部,表示范围之广,说明了这些物候现象全部在内,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文章从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内涵丰富的词语、前后句词语的对应等都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第二是语言的形象生动。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中,“传
6、语”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大自然人格化了,使大自然有了人的情感和语言。将大自然的灵气写了出来。由此可见,在说明中恰当的运用生动的描写,可以更具体、清晰地突出事理,起到了辅助说明的作用。二、自主学习探究发言跟随老师的讲解初步掌握赏析方法: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本文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注意其中修辞的使用1、再读课文,并作批注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细处理解文章教师示范,教结构,为学生用结构做准备考查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芝田一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开放式延伸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围绕说明的技巧(说明方法)和语言两个方面做以品析,在书上圈
7、点标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三、教师总结并点拨总结提升与内容延伸1、拓展延伸1、集体活动,七嘴八舌说一说,你在大自然中发现了哪些物候现象,这些物候现象预兆了怎样的气候、天气,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2、布置作业: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吧!热爱生活,发现大自然的美吧,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2、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班级分享,其他组补充学生讨论并展示用结构,检测学生对说明文赏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学以致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