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29661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河流是怎样形成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是怎样变化的》一、目的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
2、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教学反思:在教
3、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破坏环境的严重性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 师:有人说,水土流失再严重,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一起来看这样一段话:越是减产,人们就越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我请学生默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中,哪个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当我们发现这条恶性循环链以后,能不能顺着这条链子继续挖掘更深一层的东西呢?现在我说说自己新的想法。 第一,叫学生发现恶
4、性循环链,充分认识这种人为破坏的严重性,使学生看到破坏环境就是人在自杀,能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这点是值得肯定的,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二,当学生发现这条恶性循环链以后,我没能及时抓住时机叫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探讨。11《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教学
5、过程: 一、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
6、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教学反思:我们从《蝙蝠和雷达》一课中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科学家模仿蝙蝠夜间探路,在飞机装上了雷达的发明就是由于认识了“事物之间所共通的相似规律”,其思维的过程恰
7、恰是“求同”而不是“求异”你能说这不是创新吗?因此,真正的创造性思维,不在于“求同”还是“求异”,而在于要顺应并相似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