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试题及答案3

中兽医学试题及答案3

ID:38025993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中兽医学试题及答案3_第1页
中兽医学试题及答案3_第2页
中兽医学试题及答案3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兽医学试题及答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兽医学试题一、填空(30分)1、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2、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直接取象类比)(间接推演络绎)。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纳和传化水谷)。4、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呼出浊气)(宣发水谷精微到全身)(宣发卫气和津液)(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5、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6、“爪为(筋)之余”。7、津液的生理功能有(滋润营养)(组成和补充血液)(排运废物)。8、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气能生血

2、)(气能摄血)。9、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10、一源三歧是指(督、任、冲脉)。11、导致“内燥”的原因有(五脏积热伤津)(慢性消耗性病证阴液耗损)(吐、汗、出血过多)(湿邪化燥)。12、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13、黄苔主(热)(里)证。14、促脉呈(数而不规则)间歇;结脉呈(缓而不规则)间歇;代脉呈(缓弱而有规则)间歇。15、补气血以补(脾胃)脏腑为主。16、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17、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所致,治法是(清心泻火),所选方剂是

3、(三黄汤),方药组成是(黄连、黄芩、大黄)。18、肝胆湿热用(茵陈蒿汤)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白头翁汤)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八正散)方剂治疗。19、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20、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21、咽喉病加(桔梗);前肢病加(桂枝);后肢病加(牛夕);腰部病加(杜仲),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22、中药“国老”是指(甘草)这味药。23、四君子汤的方药组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24、中医“治变”原则的“三因制宜”是(因畜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25、“气为血帅”体现在(

4、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气能行血)。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1、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5)(1)心(2)肝(3)脾(4)肺(5)肾2、“君主之官”是(1)(1)心(2)肝(3)脾(4)肺(5)肾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3)(1)心(2)肝(3)脾(4)肺(5)肾4、“伤于(4)者,下先受之”(1)风(2)寒(3)暑(4)湿(5)燥5、泻肺火宜用(2)(2)黄连(2)黄芩(3)黄柏(4)黄芪(5)黄精6、气滞性胎动不安用(1、4)苏梗(2)黄芩(3)白术(4)砂仁(5)杜仲7、下列症状属风邪特

5、性者是(2、5)(1)起卧不安(2)四肢抽搐(3)神志不清(4)口渴贪饮(5)皮肤瘙痒8、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2、3)(1)精神兴奋(2)脉象无力(3)呼吸低微(4)耳鼻发凉(5)午后潮热9、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1、2)(1)整体观念(2)辩证论治(3)治病求本(4)扶正祛邪(5)望闻问切10、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4、5)(1)心(2)肝(3)脾(4)肺(5)肾11、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1、2、3、4、5)(2)黄连(2)黄柏(3)青皮(4)白头翁(5)黄芩12、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3、4、5)(

6、1)大黄(2)芒硝(3)辛夷(4)白芷(5)苍耳子13、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3、4、5)(2)玉堂(2)通关(3)开关(4)锁口(5)百会14、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1、2、3)(2)当归(2)白芍(3)熟地(4)甘草(5)川军15、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1、2、3)(1)归脾汤(2)四君子汤(3)参苓白术散(4)四逆汤(5)四神丸三、判断(20分)1、内伤性致病因素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A2、五行中的相生与相克均属于正常现象。A3、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A4、穿山甲入药前需经土炒。B5、气升降出入的表现是脏腑的功能活

7、动。A6、头为诸阴之会。B7、后海穴在肛门下阴门上。B8、外感六淫,内生五邪。A9、风湿症难愈的主要原因是湿邪存在的缘故。A10、“是结不是结,三江、蹄头血”。A四、简述(25分)9、为什么说“升降在物,也可在人”答:在物:(1)和性味的关系: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味属酸、苦、咸、涩,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2)和药物质地轻重的关系:花、叶及质地轻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子、实、矿石及质地重的药物,大多能沉降。但“旋复花独降,牛蒡子独升”。在人:(1)和炮制关系: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能升,姜汁炒则散

8、,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2)和配伍关系:少量升浮药物在一队的沉降药物中,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少数药物可引导其他药物上升或下降。10、气与津液的关系?答:气能生津,气能摄津,气能行津11、湿邪化燥的机理?答:湿邪侵犯机体,损伤脾阳,致使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下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