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长春)

《毛遂自荐》(长春)

ID:38023661

大小:351.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毛遂自荐》(长春)_第1页
《毛遂自荐》(长春)_第2页
《毛遂自荐》(长春)_第3页
《毛遂自荐》(长春)_第4页
《毛遂自荐》(长春)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遂自荐》(长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春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毛遂自荐》◆教材分析毛遂自荐的精神、为国纾难的慷慨,在中国中庸、含蓄的历史长空中永恒。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毛遂自荐的精神实质,指导中职学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自荐应聘,我依据叶圣陶先生“课文无非是些例子”的论断,把这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分两个课时推荐给同学们。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明白毛遂敢于自荐并最终说服楚王合众的原因,从中找出自荐应聘中可供借鉴之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2、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理解写作特点;3、理解并熟记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及成语。【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

2、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2、学习从课文中提炼写作素材;3、在阅读中注意体会文字的深层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用心用情服务教育长春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理解毛遂的义勇和雄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精读文本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精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3、,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今天,我们就来管中窥豹,通过学习课文《毛遂自荐》来感受一下《史记》的魅力。二、朗读课文1、学生朗读,注意引导学生互相点评。2、力图通过朗读再现故事情境,展现人物性格。三、翻译课文1、以学生逐句翻译为主,翻译不对、不准、不会的地方也可由其他同学补充完成,要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具体实词的解释和通假字。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并当堂理解其含义。四、布置作业1、学生整理文中出现的成语,并用这些成语造句。2、以整理的成语为线索,复述故事,并背诵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用心用情服务教育长春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一、作业反馈1、考查成语的写法及含义。

4、2、抽查学生重点词句的翻译情况。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整体感知。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合从于楚”这一重大事件的记叙,具体表现并高度赞扬了平原君的舍人毛遂的智慧、勇敢及勇于主动承担重任的精神。2、细品文本。(1)阅读文章,说一说,赵国处于什么样的困境,并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秦之围邯郸”用个“围”字,突出赵国处于困境,赵国要联合楚国对抗秦国,突出了“合从于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平原君对随行人员的要求之高,反映完成任务的艰巨性。(2)平原君要“合从于楚”也是困难重重,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平原君要“约与食客”“二十人偕”,可是人数不够,说明平原君原来的乐观估计不符

5、合实际,为毛遂自荐创造条件。(3)平原君要带的二十人为什么要“有勇力文武备具者”?平原君对随行人员的要求之高,反映完成任务的艰巨性。“文武备具”的“文”,说的是“合从于楚”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下文说明,平原君的这一估计是不现实的。设想“合从于楚”的可供选择的另一种方式,与上文“文武备具”的“武”字相应。(4)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毛遂是怎样出场的?毛遂的出场不同凡响。《毛遂自荐》可以说是一篇人物传记,但其开篇并未像一般的人物传记那样先交代人物的籍贯,而是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秦军大兵压境,赵国于是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二十个门客一起前往。但“得十九人,余无

6、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在这关键时刻,毛遂挺身而出,“自赞于平原君”,表现出一种过人的胆识。(5)面对毛遂自荐,平原君和其他门客是什么态度?平原君对毛遂的态度,先认为他“不能”,决定“先生留”,经过一番辩论,结果又“竟与毛遂偕”。“目笑之而未发”这句话写出“十九人”的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不相信毛遂真有才能,认为他在吹牛,因而忍不住讥笑;一方面碍于平原君的面子,又不好说出口来。“目笑”二字,还表现出十九人自负的神态,“未发”二字,又表现出他们的世故。(6)毛遂是怎样一步一步展现自己的才华,促成了赵楚之盟的?用心用情服务教育长春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7、记述谈判的不顺利,不易成功,暗中与上文“文不能取胜”相应,又为下文写毛遂“上”铺垫。接着,毛遂针对楚王的恶声斥责,指出此时此地,他不能依仗楚国人多势强,首先从利害方面威胁楚王,使他不敢再盛气凌人。“悬于遂手”,突出对楚王的轻蔑。他针对楚王所说“吾乃与而君言”,指出当着平原君呵斥毛遂,是对平原君无礼,这又从礼仪方面使楚王再不敢目中无人。毛遂与楚王针锋相对,显出他的“勇”和“武”。继而,毛遂将楚与商汤、周文王的条件进行比较,突出楚国有建立霸王之业的条件,目的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