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歌:如何谈东亚

孙歌:如何谈东亚

ID:38000113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3

孙歌:如何谈东亚_第1页
孙歌:如何谈东亚_第2页
孙歌:如何谈东亚_第3页
孙歌:如何谈东亚_第4页
孙歌:如何谈东亚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歌:如何谈东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孙歌:如何谈东亚这几年东亚话题越来越热,尽管“东亚经济共同体”这一现实目标实现得并不顺利,但东亚作为一个话题,却正在受到以往所没有的关注。关心东亚的并不仅仅是东亚人,在很大程度上,东亚这个范畴来自美国乃至西欧。美国很多大学里都有东亚系或者东亚研究中心,欧洲的不少地方也是如此。而在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东亚研究中心方兴未艾,尚未成为一个固定领域。应该说,东亚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中国并非其发源地。  近年我也投入很多精力进行“东亚研究”,然而当“东亚”在中国也成为一个话题时,有个疑问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  这也是我刚刚出版的一本

2、书的名字,而这个名字并不是我取的。责任编辑冯金红女士对我提供的几个书名都不满意,她有一天打电话来问我,是否可以用这个名字?我感谢她的鼎力相助。在那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这几年缠绕着我的基本问题,被这个表述勾勒出一个形状。是的,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谈东亚与谈欧美一样,也需要一些理由,怎么谈才能真正让东亚成为我们的问题?  这几年“作为方法”这个词好像有泛滥的趋势,所以我尽量避免轻易使用它。但是在我的知识生产过程中,这个来源于日本思想家的说法却越来越成为我自律的准则。  方法,当然是相对于实体而言的。当我们把东亚视为一个实体的时候,我们就会关注它包

3、含了哪些地域,并且把那些地域的特征视为它的独特属性;我认为把东亚作为一个实体来讨论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获得真实的经验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这样做显然还不够。而只有当我们把东亚同时也作为一种方法对待的时候,那些独特的属性才会转变为我们共有的精神财富。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直观的认识论失效罢了。  本书中也收入了我的一些关于日本政治思想史的论文,这些论文导源于我的上述课题意识。在这些年的学术实践中,我并未满足于仅仅把日本的思想资源实体化。虽然它们强烈地受制于日本的历史脉络,并且只有在这种历史脉络中才能有效讨论它们(在此意义上我坚持它们的实体性),但

4、是我仍然越来越自觉地从中获取了与中国社会具有共通性的“方法”。而当不懂韩文的我通过翻译谨慎地接近韩国的思想文献之时,我开始了解到,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本书中收入的我对于日本和韩国思想史文献的研究,特别是最后一篇我对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解读,基本上是这种方法论的产物,这些讨论最后归结为我最为关切的那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  是否一定要谈东亚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一个真问题。但是借助于这个追问,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与自身的思想建设密切相关的真问题:我们今天的思想和知识生产是否即物?对现实急功近利的讨论是否是有效的?如果要从冷战意识形态的后

5、遗症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如何处理知识和思想,如何积累自己的思想传统?正是在种种追问当中,东亚成为难以替代的思考空间。它具备了实体与方法这两种重要的思想机能,缺一不可,相互补充。而只有我们也具有了相应的能力之后,它才会对我们呈现自身的丰富性。东亚范畴  我们今天谈论的东亚,如果不考虑东南亚的话,似乎是指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个范畴其实远远小于地理意义上的东亚。即使仅仅谈东北亚,东亚也包含着朝鲜与蒙古,有人认为越南作为曾经的儒学文化圈的成员之一,也应该包括在东亚之内。但是中日韩的框架自有其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现代化”。“东盟+3”的框架,就是把中日

6、韩视为一个可以整合但无法整合的现代化区域共同体。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朝鲜战争以来的冷战格局来看东亚,那么,东亚就变成了“六方会谈”的结构,不仅朝鲜韩国都在内,甚至算不上东亚国家的俄罗斯和美国也都进来了。如果往回看,历史上的东亚则被视为一个儒学地域文化圈,汉字在不同社会里被持续使用,曾经使这个区域具有某种望文生义的“同文同种”的亲缘性。而就中国自身而言,由于中国与亚洲的东南西北部分都接壤,东部地区可以谈东亚,对于西藏和新疆这些与南亚、西亚(或曰中东)接壤的地区而言,东亚却是个有些隔膜的概念。  所以无论怎么说,东亚都无法作为单一自足的范畴成

7、立,它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指称不同对象,也在不同时期被不同主体所指称。所以,我们只能在历史语境里谈论东亚,也只有这样谈才有意义。  近年来,亚洲和东亚这两个范畴常被互相替代,有些人在谈东亚的时候可能使用“亚洲”这个概念。这并不能仅仅归咎于概念不清,“亚洲”与“东亚”的互换使用有历史的理由。在20世纪初期,以日本赢得日俄战争的胜利为媒介,“亚洲”一度成为有色人种的代名词。尽管亚洲这个概念原来是欧洲人发明的,并且它也是欧洲人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为了区别自我和他者而设置,但近代以来不得不面对欧洲殖民者的亚洲广大地区,在接受这个概念的同时反过来赋予其新的含

8、义,于是就产生了作为有色人种代名词的亚洲概念。当年孙中山在从欧洲坐船归国途中,就曾经被阿拉伯人误认为日本人,为日本打败白色人种而高兴,使孙中山发出了“日本战胜俄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