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69751
大小:1.10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04
《静电释放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企业标准Q/SYTZXXXXX—XXXX塔里木油田静电释放规范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发布Q/SYTZXXXXX—XXXX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规定34.1 静电接地的范围34.2 静电接地方式44.3 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44.4 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54.5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54.6 静电接地的连接65 具体规定65.
2、1 人体静电接地75.2 固定设备85.3 储罐85.4 管道系统95.5 汽车装车台与罐车105.6 铁路栈台与罐车105.7 粉体加工与储运设备105.8 气体与蒸汽的喷出设备11附录A(资料性附录) 静电接地模式1211Q/SYTZXXXXX—XXXX前言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塔里木油田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11Q/SYTZXXXXX—XXXX引言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危害,保障油田安全生产,在油气生产工艺装置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
3、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塔里木油田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和施工。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油气生产工艺装置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1)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2)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3)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
4、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行中和及消散;4)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6)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7)防止人体带电。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11Q/SYT
5、ZXXXXX—XXXX塔里木油田静电释放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塔里木油田静电危险场所新、改、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13348液体石油静电安全规程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4385防静电鞋、导电鞋GB12014防静电工作服GB/T22845防静电手套SH3079-2000石油化工静电设计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3.0.1.静电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
6、而产生。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3.0.2.工业静电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3.0.3.人体静电人体由于自身行动或与其它带电物体相接触或相接近,在人体上产生并积聚的静电。3.0.4.体积电阻率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是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米(Ω·m)3.0.5.表面电阻率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是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的电阻值,与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其单位为欧[姆](
7、Ω)。3.0.6.静电导体11Q/SYTZXXXXX—XXXX在任何条件下,体积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104欧[姆]·米(Ω·m)(即电导率等于或大于1×10-4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小于1×102Ω的固体表面。3.0.1.静电亚导体在任何条件下,体积电阻率大于1×104Ω·m,小于1×1010Ω·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大于1×107Ω,小于1×1011Ω的固体表面。3.0.2.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3.0.8.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含蒸汽和薄
8、雾)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3.0.8.2.气体爆炸危险场所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含蒸汽和薄雾)可能出现的场所。3.0.8.3.气体爆炸危险场所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3.0.3.静电积聚由于某种起电因素使物体上静电起电的速率超过静电消散的速率而在其上呈现静电荷的积累过程。3.0.4.静电泄漏 带电体上的电荷通过带电体自身或其他物体等途径向大地传导而使之部分或全部消失的过程。3.0.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