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规范

建筑抗震规范

ID:37966169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4

建筑抗震规范_第1页
建筑抗震规范_第2页
建筑抗震规范_第3页
建筑抗震规范_第4页
建筑抗震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抗震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筑抗震规范1总则1.0.1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地震工作方针,减轻构筑物的地震破坏程度,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订本规范。1.0.2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构筑物,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一度的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或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严重破坏。1.0.3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的构筑物抗震设计。设防烈度为10度地区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抗震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2、1.0.4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做过抗震设防区划的地区或厂矿,可按经批准的抗震设防区划确认的设防烈度或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计。1.0.5构筑物应按其重要性分为下列四类:  甲类构筑物——特别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遇地震破坏会导致极严重后果;  乙类构筑物——重要的构筑物,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人员大量伤亡、严重次生灾害、重要厂矿较长期中断生产等严重后果;  丙类构筑物——除甲、乙、丁类以外的构筑物;  丁类构筑物——次要的构筑物,遇地震破坏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1.0.6各类构筑物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

3、列要求:1.0.6.1甲类构筑物的地震作用,应按专门研究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计算;其它各类构筑物的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1.0.6.2甲类构筑物,应采取特殊的抗震措施;乙类构筑物可按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防烈度为9度时可适当提高;丙类构筑物应按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丁类构筑物可按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宜降低。注:①本规范将“设防烈度”简称为“烈度”;“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简称为“6度、7度、8度、9度”;  ②本规范中有关降低一度采取抗震

4、措施的规定,当有多种有利因素时,仅降低一次。1.0.7本规范系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和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的规定编制。1.0.8构筑物的抗震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5.1一般规定5.1.1构筑物的抗震计算,应符合下列原则:5.1.1.1一般情况下,可在构筑物结构单元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侧移构件承担。5.1.1.2质量或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5.1.1

5、.38度和9度时,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及箱(筒)形井塔、双曲线冷却塔、电视塔和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等高耸构筑物,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5.1.2各类构筑物的抗震计算,应分别采用下列方法:5.1.2.1高度不超过65m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其它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5.1.2.2甲类构筑物和本规范另有规定的构筑物,除应采用底部剪力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外,尚宜采用时程分析法或经专门研究的方法进行补充计算。5.1.3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宜选择3~5条相似工程场地条件的实际加速度记录或拟合设计反应谱的人工

6、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计算。按时程分析法得到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按底部剪力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值的80%。5.1.4计算地震作用时,构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构件、内衬和固定设备自重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应按表5.1.4采用。 5.1.5构筑物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指数和结构自振周期按图5.1.5确定,其下限值不应小于最大值的10%,且应符合下列规定:5.1.5.1截面抗震验算时,阻尼比为5%的构筑物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根据抗震计算水准按表5.1.5—1采用。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构筑物

7、的阻尼比可采用5%。5.1.5.2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指数按下式计算:对于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且位于中软、软场地上的高柔构筑物,按式(5.1.5—1)确定的特征周期值宜增加0.15s。5.1.5.3当构筑物的阻尼比不等于5%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乘以阻尼修正系数;阻尼修正系数可按下列规定计算:5.1.5.4多质点体系,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按图5.1.5确定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乘以增大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增大系数,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结构类型指数      表5.1.5—2结构类型剪切型结构弯剪型结构弯曲型结构ζ0.050.200.355.1.5

8、.5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